兩岸音樂人浯島風雲會李子恆縣籍知名作曲家
縣籍知名唱片製作人、作曲家李子恆,昨日上午偕同表哥、鄉土文學家黃克全前往金門縣政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對於自己創作的「月光海峽五十鄉愁」音樂作品延宕,要到今年秋天才會發行,縣長李炷烽是覺得「快不如好」,今年十月二十五日為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希望能合作辦一場演唱會,以歌聲代替砲聲,期藉助李子恆名望,一起來推銷金門。
李子恆和黃克全兩人,昨日上午十一時在縣府交通旅遊局人員陪同下拜會縣長李炷烽,李縣長也特別致贈金門有聲出版品,希望助益李子恆、黃克全在作詞作曲上的創作。
「以音樂回歸原鄉」和出自對原鄉的一種心情,向來低調的李子恆,隨著年紀的增長,在音樂創作上,始終是比較感性的、抒情的,並轉趨到鄉土、宗教的音樂方向發展,不難看出他心境的轉變。
縣長李炷烽對於李子恆創作膾炙人口的歌曲「秋蟬」百聽不厭,在每一個聽眾也對於音樂喜好不一樣,且今年十月二十五日為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如能請來大陸或台灣歌手,辦一場演唱會,以歌聲來代替砲聲詮釋,一定別具意義。
李炷烽也指出,有時藝術和市場也要聯結,並希望藉助金門好的詞曲家,以音樂來為金門高粱酒、金門文化產業、觀光旅遊來行銷。
李子恆則表示,流行音樂比較商業性,但也不敵新世代音樂轉趨沒落,但仍勾起很多老一輩人的回憶,歷久彌新。對於創作金門的這一張音樂專輯,也是以一種心情來投入,由於寫著寫著發現很多缺點,因此又把歌推翻掉,重新來過。
李子恆認為,流行音樂功能市場性強,但不同藝術有不同價值。這次的創作,內容不乏金門地景文化、燕尾、風獅爺、太武山、金沙溪,以及一首有關高粱酒的「白龍吟」,用轉折方式,不是很現代的方法,但不是很好表現。對於縣長李炷烽的盛情和建議,李子恆也表示,會慎重思考。他也對於自己創作的「月光海峽五十鄉愁」音樂作品醞釀好幾年,在今年四月份可能無法完成,但希望今年秋天一定要發行。
李子恆是知名唱片製作人、作曲家(全能的創作人,創作四百餘首膾炙人口歌曲,「秋蟬」並榮獲金鼎獎,「蕃薯情」更為金門鄉人華僑傳唱不輟)。李子恆出生金門、長在金門,孤身到台灣開創音樂夢想之路的創作人,他懷著滿腔熱情,既寫詞,又作曲,從一首膾炙人口榮獲金鼎獎的「秋蟬」起,發表過的詞曲創作有四百多首。姜育恆、小虎隊、王傑、蔡幸娟、陳慧琳、周華健…,他們的輝煌伴隨著很多人整個成長時代,如同其他的許多流行元素一樣,承載了太多人無法忘懷的記憶。而大家喜愛的很多歌曲,並都出自這位來自金門,卻在台灣落腳的李子恆之手。
李子恆是一個全能的創作人,藉由血液中流動的音符,企圖找尋留存台灣歷史圖騰的印象與美好,從音符的躍動旋律中,讓更多人感受到台灣母親的精神蘊涵。而應金門縣政府盛情禮邀,專門為金門地區八十八年度文藝季│烽火歲月蕃薯情所創作的主題曲「蕃薯情」,詞曲動人,情真意切,蕩氣迴腸、低迴不已,令人不禁懷想那段蕃薯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