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志工培訓西園妙不可鹽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459

金門縣文化局將於三月七、八日一連兩天(週六、日),假西園鹽場文化館及西園里公所,舉辦西園鹽場文化志工及館舍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課程,凡金門地區民眾,對文化館經營管理、在地文史工作有興趣之鄉親、學生、團體…等,均可報名參加。活動預定名額四十名,即日起至三月五日中午十二時止,額滿為止。報名表可至文化局網站下載,以傳真或E-mail方式報名,報名請洽:金門縣文化局-楊志團先生,電話:082-328638轉105傳真:082-320431 e-mail:carter.candy@msa.hinet.net。
本活動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金門縣政府指導,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沙鎮公所、西園里公所協辦,課程特別邀請到鹽光文教基金會—梁佳美博士「臺灣鹽業的再生產策略與困境」專題講座,縣籍文史學者黃振良、楊天厚老師講授浯州場(西園鹽場)的歷史、滄桑歷程,金門縣文化志工隊陳森照隊長,分享自身文化義工組織的經驗與歷程,烈嶼鄉文化館林媽騰長年義工,講授在烈嶼鄉地方文化館的經營經驗與酸甜苦辣,西園鹽場老職工何肅禎、黃天平先生,口述在西園鹽場工作的歷史歷程,林務所陳西村先生更以西園鹽場豐富的生態為內容,介紹給學員,並帶領學員親身體驗西園鹽場生態之美,課程內容非常豐富。
文化局長李錫隆表示,鹽業是金門早期最重要的產業文化,史載:「金門之建場徵鹽,始自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 …」,場轄十埕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歷經歲月的變遷,而現今唯一存在的鹽埕舊址,就是「西園鹽場」。在民國初年,金門尚餘三處鹽場,民國廿二年春,福建鹽務管理局令剷除僅存之三處鹽場,鹽場一度荒廢。至民國二十七年日軍佔領金門,改建西園鹽場,才再度曬鹽。抗戰勝利後不久,金門在戰地政務的治理下,恢復了西園鹽場的鹽業生產。但因鹽業產製不敷成本,經營困難,於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宣佈關閉西園鹽場,劃下了七百餘年金門鹽產業的休止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