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提出金門發展趨勢與現況報告》發展免稅貿易區營造金廈生活圈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518
字型大小:

金門縣政府建設局針對金門縣之發展趨勢提出建議,認為透過觀光旅遊帶動商品交易與服務貿易,並發展免稅自由貿易特區,以及以優越的地理戰略地位,營造兩岸人貨中轉中心,有助成為金廈共同生活圈,共赴兩岸「非零和賽局」。
縣府建設局提出「金門縣之發展趨勢與現況」報告,該報告係經建會針對金門未來產業發展進行分析規劃,並研擬具體可行之產業發展策略及相關建設計畫,作為未來政府推動中長期發展及施政之上位計畫之參考(尚未定案)。
報告指出,由於兩岸關係和緩,在擴大小三通、全面大三通及兩岸產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金門地區未來中長期的經濟發展策略相當重要。
而就金門基礎環境來談,建設局指出,九十年一月二日,金廈小三通正式啟航,同時陸續開放三百一十八項免徵關稅商品、九千餘項貨品得自大陸進口,並有在地交易免徵營業稅等優惠措施。而在九十七年六月十九日,全面小三通上路,凡臺灣地區人民、外國人、香港及澳門居民,均得持憑入出境有效證件由金門、馬祖入出大陸地區。
建設局指出,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戰地政府終止,金門回歸地方自治,並開放觀光。而全面大三通對金門小三通之可能影響上,樂觀看法,是台灣中南部沒有台廈直飛航班且小三通有價格優勢。而保守看法上,是台灣中南部有台廈直飛航班、小三通喪失價格優勢,且小三通便捷性改善情況不理想。
至於大陸沿海地區產業發展政策對金門地區之影響上,建設局指出,大陸沿岸地區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和以「閩東南電子與信息產業基地」建設為重點,是有助吸引台商投資,發展高科技產業。而廈門的產業發展方面,約有台商及眷屬七萬人,致力發展電子、資訊及化工產業,但人力資源不足。而金門地區其他產業方面,海西區的發展將帶動台商投資,增加台商對金門特定產業的需求。例如:教育上,台商子女、EMBA和企業所需人才培訓。在醫療上,則可彌補台商大陸就醫及無法享受健保之不便。
有關金廈生活圈的可能發展及影響方面,建設局認為,可能的發展趨勢即善用優勢,共創三贏;並連接台灣優勢增加金門吸引力。而金門必須善用台灣的人才、產業優勢,並極大化自我優勢特色,方能確保競爭力。以及要明確與廈門的差異化發展,於文教、休閒養生住宅區;提供高級國際及台灣精品努力。而金門整體產業發展策略上,建設局認為,以觀光業為發展軸心,善用兩岸資源,在基礎建設、觀光客源、醫療需求、教育需求及精品購物需求等,善用台灣產業及人才優勢。在金門整體產業發展目標上,則朝教育文化知識島、國際休閒觀光島、醫療產業健康島、購物天堂免稅島努力。
有關地方特色產業方面,則以金酒為推動主軸。其中,短期發展策略著重在強化金酒博物館的動態觀光功能,增加金酒公司與觀光客間的互動,及對既有週邊產品的強力促銷。中長期發展策略上,主要是以金酒為推動主軸,並提升三級產業附加價值,以帶動金門觀光產業發展。
至於金門醫療及相關產業方面,在需求面上,以提升金門醫療品質、急重症病患在地照護需求;因應未來金門人口老化之需求;服務台商需求;其他產業發展所衍生之需求為主。目標願景,是希望達到提昇醫療服務滿意度、養生文化村的設立和發展保健旅遊。
縣府建設局指出,金門縣之發展趨勢,在以人員為中心,發展現況旅遊為主,以朝建構國際觀光島嶼城市目標努力。而透過觀光旅遊帶動商品交易與服務貿易,並發展免稅自由貿易特區,以及以優越的地理戰略地位,營造兩岸人貨中轉中心,有助成為金廈共同生活圈,共赴兩岸「非零和賽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