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志編纂考慮出光碟版與網路版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566

九十六年「續修金門縣志」編纂,昨進行期末報告審查會議,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表示,縣志二十年才一大修,縣府務求嚴謹來進行,希望在各編審人員的努力下,縣志得以在今年年底出版,他也透露配合現在民眾求知習慣的改變,縣志也考慮出光碟版與網路版,讓對金門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方便查閱。
九十六年「續修金門縣志」編纂期末報告審查會議,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行,由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文化局長李錫隆主持,總主纂李仕德、審查委員李國榮、陳建民、楊清國、黃聰山、翁廷為、王鴻泰、楊建成、王金鍊等人出席參加。
 盧志輝在致詞時表示,感謝各編纂人員,犧牲假日共同來討論縣志編纂,他提到編修縣志是地方的大事,過去是十年一修,七十六年開始內政部規定二十年一修,所以是極富歷史意義的工作,也是在為金門作功德,他特別代表李縣長表達感謝之意。
李錫隆也說,縣志二十年才一大修,縣府都務求嚴謹,新版的縣志預計將有十六本,相當龐大,為了方便民眾查詢,未來將考慮出版簡明版、光碟甚至上網,讓更多人可以更瞭解金門。
會中,與會委員也針對「金門縣志」的編纂細節提出許多討論與建議,有委員表示,「志」是傳統的作法,其實可以考慮增加相片,豐富版面;也有人提醒,有關人物排序,最好以人物的生年來排序;文中的註釋號碼要務求統一;對於事件的記載也要中肯來呈現,不要妄加評論。
 陳建民也提及,縣志的觀光志部分可增加統計圖表,包括歷年來觀光人次以此來呈現,更簡明扼要,此外,有關中三通與兩岸高層的交流互訪,似乎著墨的太少,也要再加強。
 也有委員建議,現在人的求知習慣已然改變,建議往後縣志可先預備網路版本,供人上網查閱。
 對此,李錫隆指出,其實舊版縣志早在三年前就已經上網,地區堪稱是全國首個縣志上網的縣市;新版縣志也有上網的計畫,未來會加速來進行。
根據金門縣文化局指出,金門縣志最新的版本是八十一年出版,時間斷限到七十六年,其後曾有「八十九年續修縣志稿」,時間斷限為七十七年至八十八年,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這次續修縣志,時間是從七十七年開始至九十六年十二月。
 九十六年「續修金門縣志」編纂,編纂與表述方式,體例按金門縣志原有卷、志、篇、章進行修編,各篇章節儘量含蓋「述、記、傳、圖、表、錄」等傳統篇目,並依時間遞嬗及環境變革增補篇章,根據已有資料,依各學科理論與方法、整理編纂,提供客觀系統化資訊,文字、圖表的呈現,避免深奧艱澀。
而各分志為符合現代學科分類,必要時徵得同意後得略作調整;對舊志資料不足、有新證據或錯誤部份,另做補充修正。為使縣志更具參考價值,續修部份在內容和格式上力求趨向於學術標準,冀兼具史料之蒐集、考證以及對舊志之糾謬,期提供學者專學家對未來相關研究可從中尋繹線索與資料。
纂修字數,依金門縣志原有十四志、十六卷進行修編外,另增社會志及觀光志二卷,共計十六志、十八卷。續修部份每志以九萬字為度,加上卷首及卷後各約三萬字,計約一百五十萬字,各志字數可相互調整,合舊志總字數約四百萬字。
 各志志名和主纂委員是:總論(大事記要)倪國炎、土地志蔡鳳雛、人民志黃奕展、政事志(人選待確定)、教育志陳金文、農業志陳世保、經濟志楊秉訓、財賦志李沃牆、兵事志鄭有諒、華僑志許維權、職官志郭哲銘、人物志王先正、文化志陳延宗、社會志黃雅芬、觀光志楊再平、卷十六摭錄志郭哲銘。
 金門縣文化局示,新版本「金門縣志」將以橫排編排,並擺脫以往只以三大本呈現,將朝十六本方式印刷,預計年底前要出版,讓讀者在翻閱和找資料更方便、得心應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