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大橋浮浮沈沈恐將緩建
金門、廈門熱切期盼興建的金廈大橋何時興建?經建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研究評估,連接金門、廈門的金廈大橋或另一名稱金嶝大橋,雖具經濟效益,但現階段建議緩建,對此評估結果,金門縣長李炷烽深表遺憾,金門地方各界也十分失望,大家莫不期盼建橋美夢早日成真。
為完成金廈大橋建蓋,金門縣長李炷烽自上任以來即積極努力去推動,不僅列入縣政重大的施政政策,更長期向中央爭取奧援,地方民眾也熱切盼望中,而這座金廈大橋每逢選舉季節一到,中央及地方各路候選人總會將它拿出來炒一炒,俟選舉過後就自動沈下去消失不見了,也因此被喻為「選舉浮橋」,真教金門人情何以堪!
金廈大橋又要緩建了,金門民眾普遍習以為常,因為已被唬十多年,金門縣長李炷烽則難掩不滿神情,他認為,相對於八里到淡水九百公尺要用掉一百五十七億元,中央政府還是習慣以台灣為中心,以選票為中心進行思考,欠缺歷史及政治的眼光。他希望橋的問題,仍可由路線及技術的角度著手,先行規劃路線,以及與中國大陸協商。
據了解,因擔心大三通之後影響金門、馬祖地區小三通,金廈大橋或稱金嶝大橋是當初馬英九競選對於金門地區選民的重要政見,之後由行政院指示經建會委託中經院研究。對於這份由中經院所做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報告,經建會也將在彙整相關建議後,於近期內向行政院報告,再由行政院長劉兆玄做出政策裁示。
中經院經過評估後認為,金廈跨海大橋雖然可以創造經濟效益,但重點應該放在金門未來的長遠規劃,到底要往哪種產業發展,才能更進一步繁榮金門,蓋橋只是其中一環,應該要全面性考量。金門雖然比廈門大,但金門過去擔負特殊任務,開發反而不及廈門。
中經院報告也指出,金門至今交通基礎建設、觀光發展仍不夠成熟,跨海大橋就算完成,反而加速金門資源更往廈門傾斜,資金、人才流至廈門,因此,不建議現階段急著興建跨海大橋,但可先規劃路線與中國協商,等金門發展更成熟之後再來興建。
金廈跨海大橋隨路線規劃不同有不同名稱,經建會傾向建議走「南線」,由金門經小金門,跨海直接連接廈門島路線,因而稱為金廈跨海大橋;金門縣政府原先建議的由金門接大嶝島,跨海接廈門,又稱作金嶝大橋。
中經院評估報告建議將金門定位為兩岸往來的「先行示範區」,即台灣本島若受限於法令等無法進行的發展項目,可由金門以「示範區」概念先行嘗試,一旦成功再考慮引入本島。
金廈大橋建蓋八字沒一撇!相較之下,港珠澳大橋卻將在年底動工!據大陸媒體報導,港珠澳大橋預定2015年完工,橋樑總長度高達29.6公里,採高速公路規格設計,往返香港往返珠海或澳門,只需要20分鐘。港珠澳大橋被中共列為重點建設,是工程難度相當高的跨海大橋,工程總經費已經從最初的150億元人民幣,暴增為七百多億元。
據大陸媒體報導,以往靠兩岸三地中轉,澳門及香港都賺了許多年台商的生意,去年下半年包機開航之後,旅客量迅速減少,也是澳門主要外籍客源當中,唯一出現衰退的地區,為了爭取台灣旅客,澳門旅遊局今年持續與業者合作促銷。此外,澳門,香港及中國大陸特別規劃共同興建這座「港珠澳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