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頭復活盛大植樹展生機

金門縣政府首度配合金防部在排雷工作完成之古寧頭烏沙頭區域盛大舉行植樹節活動。(李金鎗攝)
三月十二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金門縣政府首度配合金防部在排雷工作完成之古寧頭烏沙頭區域盛大舉行植樹節活動,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金防部指揮官陸小榮等帶領近二千位軍民、學生代表參加植樹,同心種下希望願景,期待昔日的雷區,早日蛻變為綠意盎然的公園。
金門縣政府今年度獲得行政院離島建設基金補助2300萬元,推動植樹造林,縣府特別選擇排雷後的古寧頭烏沙頭為目標,展開雷區變林區的生態工程。
金門縣辦理九十八年植樹活動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古寧頭烏沙頭舉行,縣長李炷烽、金門防衛指揮部指揮官陸小榮中將、政戰主任黃慶靈、屏東林管處副處長鍾慶煌、省府代理秘書長楊誠璽、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議員蔡水游、楊永立、洪允典、中央與縣府首長、各鄉鎮長、校長與社區理事長等近二千位軍民、學生代表參與,邁出雷區改造為林區的第一步。
縣長李炷烽首先感謝出席植樹節活動的來賓與鄉親,大家懷抱著一份興奮、感恩的心情來參與。李縣長說,這裡曾經是雷區,當然更是禁區,局勢的演變,讓我們有這份榮幸「越雷池一步」,讓雷區在未來有機會成為一處遊樂區。相信走過戰爭歲月的我們,定可揮別陰影,迎向陽光,今天就是最好見證與成果。當然這邊屬金管處的管制區,相信金管處也如同縣府般負有一份責任。
李縣長說,在雷區植樹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特別是九十五年六月立法院通過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國防部邁開積極排雷的腳步,今天才能在此造林植樹,對於國防部回應社會的期待,積極勇敢負起任務而且成效卓著,代表金門鄉親表達感謝。更相信金管處定能與林務所攜手合作共同造林,讓雷區變成一座座綠色公園,為金門永續生態發展奠定基礎。
在這次活動中,李縣長感謝林務所全程規劃,各鄉鎮公所積極配合,也特別感謝鄉親對於部分屬於私有民間土地,能基於整體發展需求,願意來接受政府的安排。李縣長說今天金門能夠綠樹成蔭,百年後金門也能古木參天,綠色制服的國軍官兵早期就把金門的綠意奠定基礎,所有愛好金門的鄉親朋友也可奉獻心力一起來造林。
雷區造林是一個歷史盛會與時代的轉變,除了自然環境的營造之外,金門要生存,要發展,如何讓這塊公園具有自然生態美景外,也能傳承金門固有的歷史古蹟,讓金門富有自然生態之美,更有人文素養的豐富,不僅是造林追求的遠大目標,更讓金門達到海上公園的目標。
金門防衛指揮部指揮官陸小榮指出,金門地區在軍民共同努力下綠化造林已有非常好的成果,到任一年多,許多來金門參訪的貴賓對金門的綠化印象很好,所以金門的綠化成果堪稱是金門的一項資產。近年來人類大量破壞自然生態、濫用資源,導致全球暖化的威脅,新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的工作,造林便是其中一項,國防部配合這項政策在營區內大量植樹,更樂意配合地方政府植樹造林活動。今天參與金門縣政府選定慈湖三角堡至烏沙頭段植樹活動,可說是植樹與雷區排除工作的一項突破。
陸小榮說,國軍致力金門排雷,已經完成30%進度,而且按照計畫非常穩定的進行,保證一百○二年之前可以把金門的雷區全部排除,並樂於結合地方建設,配合植樹造林推動,誠如李縣長所說,這些雷區都會成為一座又一座的綠色公園。
縣議會議長謝宜璋以胡璉將軍一首詩作當作開場白,讓大家了解金門歷經多少代,多少祖先的辛勤奉獻讓金門成一古林區,分有鵲山林區、楓樹林區及雙乳山林區,但歷經元明各朝代的烽火歲月,留下黃沙滾滾,但是金門在旱地裡卻種出高粱的奇蹟,加上金門軍民一家,秉持不怕死、不怕難精神,種出的木麻黃好比金門人的個性,誠如陸司令所說,許多貴賓對金門的綠化讚不絕口。謝議長也勉勵小朋友是金門的環保尖兵,如何將金門島嶼的綠化做到讓世人稱頌,你、我都有責任。也希望小朋友跟木麻黃一樣,長的又高又健康。
參與昨天造林綠化活動,金防部官兵代表最為興奮,官兵說,昔日是埋下一顆顆殺人的地雷,現在是種下一株株帶來希望的樹苗,心情感到很愉快、很有意義。
金門縣林務所表示,烏沙頭面積約23公頃,在離島建設基金補助下,林務所特別爭取離島建設基金補助新台幣二千三百萬元,將運用既有人力資源,配合造林外包方式,預定進行復育造林面積十九點五公頃,預定在6月之前植7萬多株榕樹、木麻黃、黃槿、白千層、潺槁樹、水黃皮等抗風、抗潮、抗旱、抗鹽的樹種,以營建多樣性、多層次林相,為發展生態觀光休閒公園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