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國精神昇華變成愛與憐憫施並錫回顧過去不希望再有戰爭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705
  解說員(右)說:很多人都把登陸激戰油畫(左)的作者當成愛國畫家。(張建騰攝)

解說員(右)說:很多人都把登陸激戰油畫(左)的作者當成愛國畫家。(張建騰攝)

古寧頭戰史館中有一幅登陸激戰的戰畫,畫家被解說員及旅遊界稱為「愛國畫家」,因為畫中以國軍反擊敵軍的人海戰術為主旨,殲敵眾多;立著的人幾乎都是國軍,橫著的人大多是敵軍。
這位在旅遊界流傳已久的「愛國畫家」,就是現任師大美術系教授的施並錫;不過,現在的施教授,早就已經把愛國的精神擴展為愛與憐憫;他不希望再有戰爭,也沒有再畫過戰畫。
古寧頭戰史館裡的登陸激戰圖,對施並錫而言,仍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點,這讓他開始重視還原歷史現場的重要性。
登陸激戰圖在古寧頭戰史館十三幅戰畫之一;背景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八時,一一八師(配屬戰車三團一營三連)、十四師、十八師等主力部隊在空軍配合下,全面向共軍發動攻擊。
在畫中最下方的中央位置,有一個國軍負傷倒地,頭部朝向觀畫人的方向;傷兵旁的同袍,背對著戰車,一手安撫傷兵,另一手招呼左臂上貼有紅十字的救護兵,展現了袍澤之情。在傷兵和救護兵之間,有一個國軍正在上刺槍,準備與敵軍搏鬥。圖左有兩個國軍正以刺槍刺穿進敵軍的胸膛。
圖的上方,天空很藍,佔畫作的五分之或四分之一,天上飄浮的,似雲,似煙;海也很藍,佔畫作的十幾分之一,但密密麻麻,都是敵軍的船隻。五分之四左右的圖面,都是黃土、砲火、硝煙……。圖右(中間)有兩部戰車;與圖下的戰車一起向已經登陸的敵軍猛轟,死傷遍野。圖中有大爆炸三、五處,硝煙有三、五十處。
二十五年前所畫的畫,如今回顧,畫家施並錫最大的感觸就是希望以戰止戰,別再開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