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傳統與現代匈牙利庫巴塞克感興趣

匈牙利國立地理博物館館長庫巴塞克昨抵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介紹金門的歷史和發展願景。(翁碧蓮攝)
匈牙利國立地理博物館(Hungarian Geographical Museum)館長庫巴塞克(Janos Kubassek),昨由行政院新聞局聯絡室秘書趙昌倫陪同抵金參訪,並拜會縣長李炷烽了解金門的歷史和發展願景,他承諾將蒐集有關匈牙利人與金門的文史資料,充實金門早期歷史。李縣長也期透過他深度了解金門,促進兩地的文化交流,將金門成功行銷至歐洲各地。
國立地理博物館(Hungarian Geographical Museum)館長庫巴塞克(Janos Kubassek),53歲,係匈牙利知名的地理學者,曾遊歷世界九十多國,不僅造訪過台灣,還寫過有關台灣的專書,他不僅對台灣的地理和風土民情相當有研究,對傳統與現代的金門也相當有興趣。
李縣長好奇,金門與匈牙利距離遙遠,連地圖都找不到,庫巴塞克怎知有金門存在?庫巴塞克說明自己本身對地理有研究,加上職務關係因緣際會接觸金門,金門特殊地地理位置及人文特色引起他的注意,他22歲在大學唸書時,即對台灣、東南亞及金門有所了解,尤其金門1958年爆發823戰役聞名於世。
庫巴塞克提及,早在18世紀(1774年)即有匈牙利人來到台灣、金門,並留下歷史記載,當年金門的英文譯名是Quemoy,而非現在Kinmen、或 Jinmen,言談之中,對金門過去的歷史有番「透視」見解,李縣長認為,這些外國歷史記載彌足珍貴,希望庫巴塞克提供詳實資料,協助金門找回2百多年前的歷史。
金門近十年才開放觀光,到底有多少外國人來金門旅遊?庫巴塞克也不忘向李縣長尋求答案,李縣長說,小三通實施以來,每年吸引不少外國觀光客來訪,目前長期居留者則包括來金門教書、國際交換學生及國中小史懷哲英文老師等;據了解,廈門每年有130萬外國人出入境,李縣長由衷期望未來這些外國旅客也能延伸旅程來金門參訪作客。
「金門有僑鄉」之稱,庫巴塞克問及早年金門人到海外發展,最終循何管道返鄉尋根?李縣長說,金門是僑鄉,自1842年鴉片戰爭後,鄉親到海外謀生,特別是東南亞最多,約有70、80萬人,現在台灣也有30萬金門人,縣府已經策辦3次世界金門日活動,並且邀請海外新一代子弟返鄉尋根、規劃回金門讀大學,加強與海外鄉親的連繫。
李縣長也以海外金僑成就為榮,他對金門人在海外事業有成就名人如數家珍,如新加坡大華銀行集團總裁黃祖耀、太平船務公司總裁張允中、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楊忠禮、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王應睞(曾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等等,均表現可圈可點,不僅躋身世界商業聞人榜,且心繫家鄉,貢獻鄉梓。
談及金門成立大學議題,庫巴塞克認為,以金門這個小島而言,要累積成立屬於自己大學是件不容易的事,李縣長說,金門文風鼎盛,未來發展仍要靠教育,從1997年的「分部」、到2003年金門技術學院,目前更努力朝大學發展,希望在大家支持之下,金門大學早日成立。李縣長也強調,金門保留最具傳統、且完整的真正中華文化。
對金門未來發展,李縣長也提兩大願景,首要是金門扮演兩岸溝通橋樑,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其次,金門向世界開放,讓世界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李縣長以其本身過去飽經戰爭及軍管的過來人,他不樂見金門再做大陸與台灣邊陲,金門應屬於金門人的金門。
走過烽火歲月,李縣長從政以來,始終抱持以金門利益、金門福祉為出發來建設金門;台灣有族群之爭,李縣長說,金門人因有包容台灣、大陸的胸襟;他也盛讚匈牙利是個美麗且具有豐富文化的國家,金門距離匈牙利雖遙遠,但可望進一步促進兩地人民的往來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