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築原貌修復最高補助160萬元
傳統建築是地區的一大資產,為保存該資產,金門縣政府針對傳統閩南式建築、洋樓,多年前即訂有修復補助辦法,凡依照原貌修復的,依修復手法,以費用一半或四分之一補助為原則,但最高不超過一百六十萬元。縣府昨日並召開「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審議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陳麗卿等人所提出的十九件申請補助案。
縣府強調,該補助辦法係針對原貌修復而補助的,因此,申請補助的建築,不能是拆除重建的,只能是原貌修復。根據縣府建設局指出,全縣傳統建築大致有四千多棟,狀況良好的估計有四分之一。而自民國九十年開始辦理補助傳統建築修復,到目前已核准二百九十九件,申請案件年年持續增加。而自九十一年至今,並已通過驗收案件,則有二百零一件。
建設局指出,今年補助經費編列九千萬元(其中六千萬元為離島建設基金挹注),但金門傳統建築修復匠師人力有限,約有九至十組人力,一年修個四十幾棟不成問題。但面對申請案件持續增加趨勢,培訓傳統匠師訓練,曾經辦理初級、中級班,培訓各八十及五十人,目的是考量傳統建築修復是長遠持續要進行的工作。
昨日會議由擔任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副縣長楊忠全主持,委員│建設局長李增財,以及黃振良、符宏仁、李清海、許維民、王林斌、李錫隆等人出席參加。
會中審議通過的案件(委員也針對各案修復方式、原則有提出修正意見)包括:陳麗卿│金沙鎮碧山四十八號雙落大厝;王國柱│金城鎮東沙三十三號雙落大厝;蔡其豹│金沙鎮蔡厝三之一號一落二櫸頭;張清漢│金沙鎮青嶼四十四號一落二櫸頭;李文輝│金沙鎮西山前二十一之一號一落二櫸頭;黃金朝│金沙鎮后水頭五十三之一號一落二櫸頭加護龍;方文魁│烈嶼鄉西方六十號一落四櫸頭;林宥獻│烈嶼鄉西宅八之一號一落四櫸頭;張志中│金沙鎮沙美八十五號雙落大厝(登錄金門縣歷史建築物);楊維居│金沙鎮塘頭二十三號雙落大厝;陳文生│金沙鎮新前墩十二號一落四櫸頭;黃奕焮(華僑授權)│金沙鎮后浦頭二十九號一落四櫸頭;翁維八│金寧鄉盤山村頂堡四號三蓋廊;許聖輝│金寧鄉安岐村安岐四十六號一落二櫸頭加護龍;許榕植(第二次申請)│金城鎮中興路七巷七號雙落大厝;呂懷蘇│金湖鎮下湖一號一落四櫸頭。
其中,有三件申請案,審查委員認為應現地會勘,再做決定。這三件申請案件,分別是:黃呂銓│金湖鎮復國墩六號一落四櫸頭;李水平│金湖鎮復國墩七號一落四櫸頭;陳美華│金湖鎮復國墩八號一落四櫸頭。
審議委員們也針對各案修復方式、原則提出修正意見,希望落實傳統建築風貌的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