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傳統建築風貌計畫昨開審查會
「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工作計畫96年度委託執行計畫」期末報告書出爐,縣府昨日召開審查會議進行審查,與會委員期盼加強傳統建築匠師培訓,讓傳統建築技藝傳承下去,維護傳統建築文化和觀光價值。
這項審查會議昨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在縣府第二會議室召開舉行,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縣府文化局長李錫隆、建設局長李增財,以及審查委員黃振良、李清海、林文武等人與會,並聽取「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工作計畫96年度委託執行計畫」期末報告書簡報和進行審查。
「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工作計畫96年度委託執行計畫」於自96年12月底簽約後,由中國科技大學執行,並於去年4月下旬通過工作計畫審查,且依工作計畫執行。在昨日審查會議中,與會委員提出諸多建言,楊副縣長希望納入第二年度計畫檢討辦理,以保存金門傳統建築文化和景觀。
該計畫執行成果建立合格匠師認證及修復技術傳承制度,包括普通匠師、專科匠師、大匠師;其匠師資格應依「匠師認可申請及考核辦法」辦理認可,取得資格後,依「匠師認可申請及考核辦法」辦理考核,未通過考者,取消匠師資格。「匠師認可申請及考核辦法」另訂之。
中國科技大學表示,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技術傳承講習中級班通過考核者有25名,未來將規劃辦理修復技術(高級)傳承講習,培訓工種:第一階段以大木作、小木作、泥水、剪黏泥塑為主,培訓人數預計2組,約4│6人。培訓人員資格:完成中級班培訓,取得證書者。列名「金門縣傳統建築匠師調查研究計畫總結報告書」的匠師,須於高級班培訓過程中同時取得,完成「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技術傳承講習初級班」培訓或同等資格,取得證書。
中國科技大學表示,施工作業手冊及修復傳承講習教材是由指導已具多年工作經驗的中級班學員,依其實際經驗、請教實際工作者等,依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施工作業手冊架構,製作各工種的施工作業手冊,共分4類計有23項。另,金門地區傳統建築修復施工作業手冊架構,依主辦單位、監造單位與施工廠商等三個部分規劃,其內容為:流程圖(標示檢驗停留點,限止點)、魚骨圖、品質管理標準、自主檢查表、作業標準。
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工作計畫執行成果,目前中國科技大學資管系已有專人可負責遠端系統登錄,以及可在任何地方安裝及維護金門電腦主機。至於修復再利用為保存及延續文化資產生命的手段,並藉由經營管理使文化資產能夠永續發展,並以提升或活化文化價值為首要考量。同時,中國科技大學建議網站持續更新與維修,並修復後之再利用,應考慮適宜性與合理性,增加經營管理與民眾參與,能有效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