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歷史創舉泳渡金廈海上長泳8月1日登場
金門縣和大陸廈門市將首度合辦的「泳渡金廈海上長泳活動」,預定八月一日下水開泳。廈門市長劉賜貴及金門縣長李炷烽等一行昨天到烈嶼探勘場地後,雙方均有共識,基於選手安全理由將清除灘頭軌條砦,並認為這將是兩岸和平的象徵。
首位率團訪問金門的廈門市長劉賜貴是在昨日上午八時五十分,由金門縣長李炷烽和縣府教育、民政、環保和交旅局等各單位主官管陪同,搭仙洲號抵達烈嶼鄉,烈嶼鄉長林金量、縣議員洪成發等人在九宮碼頭迎接,現場並燃放爆竹和腰鼓表演,場面熱鬧。
廈門市長劉賜貴隨即前往雙口海灘勘察橫渡金廈海上長泳活動場地;由於雙口海灘滿布國軍防禦工事│軌條砦,劉賜貴關心海上長泳活動安全性,一再詢問是否會拆除軌條砦,當獲得李縣長肯定會拆除的答案。劉賜貴說,這意味將兩岸過去對峙軍事設施清除掉,是好事!金門縣長李炷烽也指這是「兩岸和平的象徵」。
接受訪問時,劉賜貴表示,這項活動很有意義,是兩岸分治六十年以來,第一次,因此舉辦過程中一定要安全、要成功。
李縣長表示,這項長泳活動是兩岸體育交流的新創舉,也勢必將是國際媒體矚目的焦點,期待透過體育交流,使小三通的金門和廈門,真正成為兩岸交流的「黃金之門」。
廈門市長劉賜貴昨日上午也參觀金門國家公園烈嶼區九宮坑道、上林李將軍廟、保生大帝廟等,烈嶼鄉長林金量提議小金門和廈門間興建空中纜車,來往速度快,只要五、六億就可做成,且帶動金廈兩地觀光旅遊。劉賜貴回應說,李縣長要建大橋,林鄉長要建纜車,都是好事,為的是要兩岸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
李縣長認為興建大橋或是空中纜車,並行不悖,且技術也不是問題。甚至有人提出構建海底隧道的想法,無非是尋求金廈兩地往來之間最便捷的海上交通方法。
結束在烈嶼鄉訪程後,廈門市長劉賜貴旋即搭仙洲號回到金門,並在李縣長陪同繼續參訪金水國小和水頭傳統聚落。在水頭民宿,劉賜貴受到民宿主人的熱忱歡迎,並請他品嚐金門傳統美食「潤餅」。
於水頭參訪時,劉賜貴巧遇來金觀光的廈門市民;他鄉相遇,劉賜貴和廈門市民都很高興,並在金水國小大門前與李縣長伉儷合影,留下難得的畫面,且對浯島風情景緻,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