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觀察站》校門口的告示牌/傅崑成
春天來了以後,金門技術學院的校園裡,開滿了杜鵑花。一時,萬紫千紅,好不熱鬧。但是,就在人們歡喜賞花的時刻,面臨環島西路的校門口,卻出現了幾張告示牌,內容簡單一致:「攝影中│偷竊花木,移送法辦」。
唉!金門人的「淳樸」,其實是「蠻有限的」。
大的事情就別提了│例如,選舉買票,枉顧民主法治;公私機構,動輒任用親戚,講究宗親、門派,輕忽是非,不究賢愚。這些都算了。別再提了!
但是,金門要發展地方觀光事業,將這個小島建設成一個花園島、樂活島、養生島,這樣的構想,亟需金門人下定決心,真正認真地改善金門,不能再繼續輕忽身邊的小事。
舉例來說吧。
很多人問道:金門幾乎家家門前有空地,為何大家不種種花草,來美化金門的整體環境,只能仰賴政府在路旁種點簡單的花樹呢?過去我也不懂,但是,在經過了幾年的農地栽培經驗之後。我終於知道了│原來大家都怕被偷。
且不說前面提到的,學校門口的告示牌│那一定是學校管理人員百般無奈的告白;就連我那小小的農地,上面種植的幾顆桑葚、芭樂、木瓜樹苗,幾個春天以來,種的不少,被拔走的可也真不少。
不久前,福建一所大學的訪賓,因為聽說了金門慈湖夜景的璀璨,決意在晚宴之後,前往一探究竟。但是,可怪的是,為他們開觀光巴士的司機,卻因為時間已晚(不過八點半),堅決不肯前往。領隊和晚宴主人幾經勸說,司機老爺終於點頭了,但卻只答應「經過看一下就好,不能停車」。再經過領隊再三再四的懇求,甚至明說了:「我們要賺大陸同胞的錢,一定要多一點服務嘛!」我們的金門觀光巴士司機,這才百萬無奈地同意│恩准停留「五分鐘」。
不過還沒完呢│臨關門的一刻,只聽到司機說了一句:「我又沒賺到錢」!
這就是金門的觀光大業。
幾年來,筆者身邊的親戚朋友,來到金門探訪的,無不盛讚金門的自然景觀。但是,面對不肯在公車站牌前30公尺提早停車載客,寧可絕塵而去的金門公共汽車;面對拒絕下車收集沉重的資源回收垃圾的清潔隊員;面對只肯帶領團隊買貢糖,不肯帶領客人走走湖下海邊彩虹橋步道的導遊│他們的感受可想而知。
有一次筆者在前往廈門的渡船上,遇到了一群剛剛從台灣遊覽回來的大陸觀光客。問起了對於台灣與金門的旅遊觀感,他們的答覆是:台灣住的好、吃得好、四周的人都很熱情;金門住在黑暗鄉下的旅社、吃的很差、四周的人比較冷淡。
唉!
其實金門人的欠缺還不只這麼一點點。多年來,筆者在金門任何一個小聚落問路,往往都會在獲得答案之前,被追查身分:「你是什麼人啊?來幹甚麼的啊?找某某有甚麼事情啊?」甚至,「您做老師的薪水多少啊?你買了一塊農地,幾多錢啊?」見人就問隱私的話題,幾乎成了金門人的習慣。但,對於身為新金門人的筆者,還真有些不習慣。
這種不回答陌生人問題,只追問對方一些私人問題的作法│難道是戒嚴時代保密防諜的訓練餘緒嗎?
寫了這麼許多金門人的不是,筆者不禁擔心,自己會不會成了另一個「范蘭欽」│被扣上「醜化金門」、「不愛金門」的大帽子。
所謂「愛深責切」。讀者諸君,原諒筆者的直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