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門代表隊囊括一金三銀一銅
第24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於三月廿六日起在大陸福建省龍岩市舉行,金門縣代表隊帶著去年參加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之五件作品前往參賽,經由公開展覽、封閉問辯等繁複嚴謹的評選過程,成績脫穎而出獲得「一金、三銀、一銅」的「滿堂彩」,日昨返抵水頭碼頭受到縣長李炷烽、議員洪成發等人的祝賀與肯定,為地區爭取榮譽。
這項由福建省「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環保局、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龍岩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24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於三月廿六日至廿九日在福建省龍岩市的百年老校龍岩一中體育館隆重開幕,共有福建省九個區市,評選推薦的學生科技作品596項,參加初評,其中科技項目330項(包括金門縣的5個科技項目)、科技實踐活動38項、科幻畫作品228幅,經各級評審,共有148項科技項目參加大賽的複評活動,35個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項目和100幅優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獲獎作品參加展示活動。
金門縣代表隊由教育局主任督學陳金文與城中校長楊瑞松、許志傑主任領軍,組成25人的金門科技代表隊共襄盛舉,縣府特薦派去年年底參加「第24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並進入複賽的金城國中和柏村國小等二校師生,共同組成「金門縣科技代表隊」,攜帶優秀作品五件與賽,參賽的科技作品計有金城國中:地球科學科--金門潮間帶『互花米草』對環境的影響,作者汪寧、翁曼語、盧韻如,指導老師黃靜柯、蔡松輝。生物科--窩中傳奇…豆蟹的探索,作者蘇瑀、林孟萱、蔡佳蓉,指導老師黃靜柯、蔡松輝。數學科--正直的好朋友--發現三角形兩中線直交定理,作者陳玟、辛員嘉,指導老師宋文法。物理科--液體體積膨脹的探討與研究,作者黃心潔、許惟智,指導老師黃靜柯、許績川。柏村國小,應用科學科--「紙」溶馬桶,不溶垃圾桶--還給廁所一片淨地,作者李夢萍、鄭怡萍,指導老師余鳴、翁湘玲。
以上五件參賽作品,經由公開展覽、封閉問辯等繁複嚴謹的評選過程,一路過關斬將,成績終於揭曉,金門科技代表隊獲得「一金、三銀、一銅」的「滿堂彩」,榮獲國中組金牌獎(一等獎)殊榮的為金城國中,物理科--液體體積膨脹的探討與研究。榮獲銀牌獎(二等獎)者為國中數學科--正直的好朋友,國中環境科學--金門潮間帶『互花米草』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國小環境科學科柏村國小的--「紙」溶馬桶,不溶垃圾桶--還給廁所一片淨地等三件作品。而榮獲國中組銅牌獎(三等獎)的為動物學--窩中傳奇…豆蟹的探索。
城中校長楊瑞松指出,金門科技代表隊必須先在廈門市賽中脫穎而出,始能在福建省賽與來自福建省各區市的科技菁英代表,同台競技。大賽期間,金門縣科技代表隊教師一行在龍岩一中會議室,與龍岩市政府教育局長官,以及來自福建省各區市參與大賽的校長、教師代表、科技輔導員等,進行深度的交流座談,彼此開誠佈公,毫無保留的交換訊息,兩岸教師代表,咸認獲益良多。
楊瑞松表示,參賽三年以來,金門代表隊成績屢創新高,殊為不易,楊瑞松感謝金門縣政府、金城鎮公所、城中校友會、城中家長會等聯合贊助,出錢出力,熱情參與,因為有地區各級長官的全力支持與協助,代表隊的五個參賽項目,才能一舉摘取「一金、三銀、一銅」等五面獎牌,創下滿堂彩的佳績。二校師生聞訊,均深感與有榮焉。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會,自這屆廈門市賽與福建省賽開始設立專題獎,廈門市賽金城國中:地球科學科--金門潮間帶『互花米草』對環境的影響,生物科--窩中傳奇…豆蟹的探索,以及柏村國小環境科學科的--「紙」溶馬桶,不溶垃圾桶--還給廁所一片淨地等三件作品,榮膺「盧嘉錫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這次福建省賽金城國中的物理科--液體體積膨脹的探討與研究,以及柏村國小的環境科學科--「紙」溶馬桶,不溶垃圾桶--還給廁所一片淨地等二件作品,除在省賽「披金戴銀」外錦上添花,額外獲頒證書、獎牌及一等獎獎金人民幣1000元之鼓勵,成為金門科技代表隊的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