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一中市場金廈先行開拓商機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縣府報導。
點閱率:1,202
縣長李炷烽(右)昨天接見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副港務長呂正琴(左)一行,倡議結合高雄港、金門港推動成為「自由貿易港區」構思。(翁碧蓮攝)

縣長李炷烽(右)昨天接見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副港務長呂正琴(左)一行,倡議結合高雄港、金門港推動成為「自由貿易港區」構思。(翁碧蓮攝)

中國崛起是台灣必須思考的問題,因為隨著兩岸勞力、商品、金融流通,「一中市場」已然形成;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接見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副港務長呂正琴等人時,除了對呂正琴提議結合高雄港、金門港推動成為「自由貿易港區」構思外,也主張「一中市場」可由金廈先試先行,以開拓兩岸三地商機。
 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副港務長呂正琴昨偕同業務拓展科科長張紋英、組長程建宇等一行,昨下午在交旅局長林振查、課長呂全和陪同下拜會李縣長,全力爭取縣府支持合辦招商活動,未來可望結合金門港、高雄港具有集貨功能的港埠優勢,雙方共同推動自由貿易港區政策,以吸引台商回流合作機會。
 時值全球經濟環境蕭條、大陸勞動成本提高之際,大陸台商時有反映回台營運需求,高雄港務局副港務長呂正琴希望藉由金門小三通航線客運往來更利,加上高雄港具有國際海運優勢地理位置與良好港埠條件,以建置產業低本、高效率的經營環境,基此,高雄港務局爭取縣府共同舉辦招商活動。 
 李縣長對高雄港、金門港推動成為「自由貿易港區」構思,表達樂觀其成立場,他指出,金門與廈門若能先行先試「一中市場」,也就是金廈在共同巿場,如勞力、商品、金融、資金等等進行交流;但必須先行拋開意識型態框架,以經濟為最大的考量,才能穩固台灣在大陸市場的發展,兩岸未來的經濟發展才有前景可言。 
 呂正琴指出,去年度金門小三通往來兩岸之間人次達97萬以上,充分發揮金門港在兩岸通航旅客運輸的橋樑功能,更在人流系統中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高雄港向來以發展貨物運輸為主軸,航線遍布全球,航道水深達16米、港內潮差低於0.75米,終年可提供船舶安全進出。 
 李縣長對呂正琴等人雖身在公部門主動及積極作為頗為肯定。招商活動主要希藉助金門港小三通客運便利性及水頭旅運大樓的會議功能,一方面建立小三通(人流)與大三通(物流)合作模式,推進縣府與港務局交流互動,進而提供大陸台商對台灣政府推動自由貿易港區政策的認識。
 招商活動初步決定配合大陸海峽論壇,預定6月在金門召開,將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及航商、台商負責人、高階經理人與會,屆時將提供台商產業特性資料,如經營項目、貨物種類及流向、營運規模、回台意願、土地需求及他項,並行銷金門地區特色與高雄港的優勢,提振雙方在兩岸直航政策的能見度。
呂正琴也提出,小三通利基在廣銷金門小三通客運低成本、便利性,發揮水頭旅運大樓會議中心功能;而大三通契機,在推展大三通政策下,兩岸海運運輸便捷化,行銷高雄港的物流加值與轉運優勢;並藉由台商回流,提供有意願回流台灣廠商,貨物經高雄港加值或轉運的管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