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保生慈濟文化節搭起兩岸交流平台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大陸廈門報導。
點閱率:618

 金門縣宗教交流團一行赴大陸參加在廈門市海滄青礁慈濟宮舉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系列活動,圓滿成功。廈門市海滄區副區長何伯興表示,此次保生慈濟文化節邀請來自國內外保生大帝廟宇信眾前來交流,透過活動促進兩岸聯繫及民間交流,進一步弘揚保生慈濟精神,擴大及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和福祉。 
 大陸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堂堂邁入第四個年頭,今年的保生慈濟文化節立足海滄,並以「健康、慈濟、和諧」、「打造文化品牌、促進兩岸交流」為主題,希望藉以搭建起一個兩岸交流的平台。何伯興表示,每年保生大帝聖誕前後,都會有來自金門和台灣的廟宇信眾到祖廟進香、交流;在2006年舉辦第一屆文化節之後,已經連續舉辦第四屆,去年並曾到金門、澎湖巡安,透過活動促進兩岸民間交流,進一步發揚慈濟精神。 
 他說,在此基礎之上,今年升格為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由兩岸共同主辦,信眾共同參與,學者專家也來共襄盛舉。但,隨著兩岸三通取得很好的進展,交流越來越好,且密切頻繁,將來會有更好的成果。 
 何伯興表示,海滄行政區於2003年成立,迄今只有六年的時間,定位在新港區、新工業區、新市區,面積有一百七十三點六平方公里,人口二十萬,在廈門行政區中最小的一個,但卻有一年七百億的產值,可說是發展走在最前面。 
 目前,海滄區的港區也是大陸福建省最大集中樞紐港,何伯興指出,正捉緊建設成為保稅港區,今年五月就可以運作,包括港區、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開發完成之後,將是大陸開放城市高,政策最優惠、最完善區域;至於新工業區有化工、電子等產業、醫療生物等;而新市區為生活區、商住區,均是高發展的。另,旅遊方面,海滄有著得天獨厚的風光秀麗,且資源豐富,走出了一條頗具啟示意義的文化和經濟發展之路。
今日的海滄,正在構築投資興業、兩岸通航、文化交流、旅遊休閒、合作溝通五大對台交流平臺,日益凸顯對台交流前沿陣地作用。海滄,作為大陸全國最大的台商投資區,再次成為兩岸人民共同關注的焦點,且投資興業蔚為大觀,在充分考慮自身特點後,海滄的決策者提出: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精心構築五大對台交流平臺。 
 自1990年第一家台資企業翔鷺滌綸公司落戶海滄以來,台資企業便如雨後春筍般搶灘海滄。截至去年底,海滄合同利用台資25億美元,占全區合同利用外資的40.8%;實際利用台資18億美元,占全區實際利用外資的58.7%。台資企業進出口額達13億美元,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40.3%。目前,海滄最大的企業是台資企業,最多的企業也是台資企業,台資已占海滄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海滄港就像一個大磁場,吸引著眾多知名物流企業加盟,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臨港型大企業特別是台企的落地生根。在對台文化交流、旅遊休閒、合作溝通方面,海滄也已漸入佳境。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青礁慈濟宮景區,將成為集朝拜、遊覽、養生于一體的文化景區,吸引臺灣遊客前來觀光療養;日月谷溫泉度假村、東方高爾夫球場、天竺山旅遊風景區,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臺胞前來休閒、旅遊、度假;總投資1.5億美元、擁有3000張床位的長庚醫院正在建設中;嵩嶼至鼇冠的新市區中心區域基本建成,馬鑾灣片區啟動建設,海滄作為廈門城市副中心的框架基本形成。 
 為文化節賦予新內涵,海滄舉辦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據海滄區官員說。下一步,海滄將通過文化節招商引資,把純粹的民間習俗節日轉型為文化招商節,為保生慈濟文化節賦予新的內涵。我們將借助保生大帝的影響力,打造一個有全國影響的保生文化節慶活動,使之成為海內外信眾的共同節日,為兩岸文化交流搭建新的橋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