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開講求職防騙之道
失業潮席捲台灣,對於6月即將畢業投入職場的新鮮人而言,求職之路更是崎嶇難行,縣府社會局昨日特別結合金門技術學院學輔中心之「職涯就業發展規劃研習營」,辦理求職防騙宣導,請到台、金專家、學者,輔導即將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做好職涯規劃,並提醒各類求職陷阱。
該項「職涯就業發展規劃研習營」係由青輔會主辦,金門技術學院學輔中心承辦,昨日是研習活動的第二天,為擴大活動成效,特別與縣府社會局結合,在研習課程中安排求職防騙宣導,邀請正修科技大學學輔中心老師賴依青來講授「就業性向與職涯規劃的自我探索」;法務部檢察司調部辦事檢察官白忠志來講課;下午則由該校就業輔導組長高志瀚主講「如何善用社會資源,掌握就業機會」;金門就業服務站長謝彧玥講題:就業途徑、求職技巧及市場概況。針對就業防騙與求職陷阱案例類型分析、預防之道及求職人如何自保法律對求職被害人之救助途徑,共有一百多位學生參加,在講師精采的講解,學生無不仔細聆聽。
法務部檢察司調部辦事檢察官白忠志提醒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或是轉換工作的勞工朋友,求職詐騙方法日益翻新,在求職時一定要提高警覺,事先防範,才能避免受騙,並提供了【五不】及【五問】原則,【五不】意即:一、用途不明的錢│不繳;二、不清楚的產品│不買;三、證件及信用卡│不交;四、內容不明文件│不簽;五、違法勞動條件│不接受。【五問】則是要問:一、是否合法正派經營?二、公司運作是否正常?三、是否有人身安全陷阱?四、面談錄用是否草率?五、待遇不合常理?除了注意求職防騙的基本原則外,於求職時應特別留意事項,諸如:求才廣告是否註明公司名稱、地址、電話及聯絡人等?是否標示誇張的薪資及福利條件,如月入數十萬?面試時需繳交身分證、駕照、報名費、保證金、制服費及訓練費等::。│以避免掉入假徵才真銷售、假徵才真誘騙、假徵才真詐財、假徵才真招生等求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