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恙蟲土地翻耕是良方
恙蟲病的防治,翻土耕作是一個好方法!根據研究,未經干擾的土地,恙指數大約是翻土耕作的四倍。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王錫杰昨天在金門講授「恙蟲病防治、傳染途徑、診斷、治療及預防」。為了讓受訓人員對恙蟲有具體的認識,王錫杰特地帶了泡在藥劑裡的恙蟲,讓學員們以顯微鏡看看恙蟲的真面目。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統計,台灣地區由七十八年到九十七年,恙蟲病的病例數有直線上昇的趨勢-七十八年的確診病例是十人,九十七年的確診病例則高達四百九十二人(通報病例為二千五百三十八人)。
八十五年到九十七年,恙蟲病的確定病例以金門縣最多,累計超過六百例;其次為花蓮縣,累計超過五百人。九十七年恙蟲確診病例縣巿分布,以澎湖縣最高(超過九十例),其次為金門縣(六十六例)。
王錫杰表示,恙蟲是一種蛛形綱恙科的生物;全世界都有恙蟲,但只有南亞和東亞的恙蟲(恙)帶有病原體。恙蟲會經卵傳遞病原體;幼會寄生在脊椎動物,吸取組織液,並藉由唾液傳播病原體。
關於恙蟲病的預防,在個人防護的部分,在野外活動時,應紮緊袖口、褲管口,把襯衣紮入褲腰內;不要在溪邊、草地上坐臥休息或晾曬衣物。野外作業後,應及時更換衣服,洗澡或擦澡。重點擦洗的部位包括腋窩、腰部、鼠蹊部等皮膚柔軟的部分。
在孳生地的消除上,可以藉鏟除野草,增加日照,使環境不宜恙蟲生長;鏟除雜草後,應焚燒或掩埋。
王錫杰表示:根據相關研究,未經干擾的樣點,平均恙指數為173.7;經過干擾(翻土耕作)的樣點,平均恙指數為41.6。因此,翻土耕作對防止恙蟲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