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為教育部批准金門設立海洋事務研究所賀 /傅崑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1,002
字型大小:

 上週在國際社會上備受矚目的大事之一,該是中國大陸為慶祝其海軍建軍第六十週年,於青島舉行的十四國海上大閱兵。雖然胡錦濤鄭重重申:「中國永不稱霸」;國際媒體在初睹中國大陸核子動力潛艇航隊的強大陣容時,仍然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西方諸多學者曾提到的「中國威脅」。 
 如同讀者諸君長久以來所悉,由於陸上資源的日漸枯竭,人類社會正在加緊對於海洋資源的探索、開發與管理。由此而產生的海上糾紛,自然也日益增多。 
 面對現實的國際競爭局面,中國固然可以「永不稱霸」,卻不能不「力爭上游」。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地球叢林」中,中國人十三億張嘴,必須被合理地填滿。這不是稱不稱霸的問題。這是生存問題。 
 面對海洋上的競爭局面,在台灣,海洋的研究與管理,也正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視。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海洋建國」的說法,只是一個空洞的台獨口號,既不曾受到民眾由衷的支持,也不曾對台灣的發展產生任何實益。
 馬英九政府主政以來,對於海洋事務的重視,已從競選時粗略的「建立海洋部」,逐漸落實向「成立海洋事務委員會」。這是值得認同的改變。畢竟,動輒大刀闊斧地成立新的中央政府部會,並不是解決問題,提升海洋競爭力的仙丹妙藥。要提升台灣在海洋上的競爭力,其實,還是得從培養社會基層的海洋活動能力開始。
 當前,不但早先成立「海洋部」的南韓,已經懊惱地撤除了這個無大用場的部會,其他許多大小國家,也都還沒有成立「海洋部」,只是紛紛著力在海洋事務的研發工作上。
 金門,做為一個海峽兩岸最重要的台灣轄下的島嶼,沒有理由不集中精神在海洋事務的研發努力上。 
 金門早已蕭條殆盡的沿近海洋業、從未實踐過的遠洋漁業,都可以是啟動勞力市場,增加地區就業,改善地區民生的指標產業。 
 金門也可以成為兩岸之間漁工服務、管理、培訓、保障的中心;更可以成為海洋漁業人力市場的理想場所。
 金門是廈門灣的外緣島嶼,是廈門遠洋航運船舶最理想的深水泊地。廈門地方政府心中始終渴望著能與金門連接一氣,使金門成為廈門的外港、大港。其中所需的也只是一條金廈大橋及一條金東半島快速道路而已。
 即便台北不允許金門修造金廈大橋,金門也該加緊推展滾裝客貨運行業,讓人、車、貨物都可以上下大船,在最平穩、廉價的航程中,滿是金門經濟發展的交通需求。 
 何況,金門還有眾多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待辦;許多海洋休閒活動的珍貴資源待開發、利用。
 日昨,教育部已批准在金門技術學院成立一所「海洋事務研究所」,為台灣與金門培育高等海洋事務管理人才,開闢了一個新的途徑。這是一件值得慶賀與重視的大事、喜事。我們深切祝福這一新研究所的成立,能為台灣、金門以及海峽兩岸的海洋管理事務,做出一定程度的積極貢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