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胡璉將軍縣府研討出版專輯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製作、撰寫「胡璉將軍紀念專輯」編輯委員會議。縣長李炷烽對於已故胡璉將軍,在金門司令官任內致力建設金門,和具前瞻眼光,是希望透過史料整理彙集,喚起對過去年代的記憶,讓更多人來關心金門這塊土地,以能承先啟後。
「胡璉將軍紀念專輯」編輯委員會議,昨日下午三時起在縣政府第三會議室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編輯委員盧志輝、許乃權、董群廉、李錫隆、溫仕忠、楊清國、郭哲銘,以及金門縣文化局課長郭朝暉等,出席參加。
會中,針對書名定名、綱目、名詞、密件資料是否入選等,進行討論。與會編輯委員對於書名定名,大致以「胡璉將軍」集、「胡璉將軍」紀念輯、「胡璉將軍」選集,認為較適當;但確切名稱將留待編輯委員會後做最後討論敲定。大多數編輯委員也認為原稿要存真,至於密件資料取捨,縣長李炷烽認為,對於有疑義的可再開審查會討論確認。而許多像祭文、輓聯之類的,則傾向以附錄來保存。在經費方面,李炷烽也強調不要太多限制,可以想辦法措成,以朝精美編印努力。
縣長李炷烽表示,今年是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為非常特殊的重要紀念日子,希望也是鄉親告別受苦難,重新開始的年代。在瞻望未來、回顧歷史,並以記取教訓,對有恩金門的前輩為金門這塊土地奉獻心力,胡璉將軍為指標性人物,如能多幾個像胡璉將軍這樣有前瞻眼光的人物,現在的金門和台灣就不僅是如此。
李炷烽指出,透過紀念的年代,將胡璉將軍千秋偉業以史料整理彙集,至於歷史功過和定位,留待歷史檢驗。
李炷烽也以這趟到東南亞行,更讓大家對於僑界寄予更多關心,畢竟「在家日日好,出外迢迢難」,今日金門有感恩回饋券發放,但離鄉背井的僑界有很多需要關心的一群,財政局和社會局可就還有五千多人未領取回饋券,是否能轉為對僑界的關心,拿一筆錢招待他們回來金門看看。而文化局也可蒐集一些金門出版書籍,寄給旅居海外僑社金門人,讓他們也能獲悉金門的發展和現況。
文化局長李錫隆也對紀念專輯出版,希望能在今年十月份前付梓印刷。
胡璉字伯玉,陝西省華縣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先後參加北伐、剿匪、抗戰、戡亂,戰功彪炳,歷任陸軍第十一師師長、第十八軍軍長、十二兵團司令官、福建省政府主席兼金防部司令官、第一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駐越南大使、總統府戰略顧問,民國六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病逝台北,享年七十一歲。
胡璉為政府遷台後首任福建省主席,也是首任金防部司令官,在民國三十八年、四十六年曾兩度主持金門軍政,帶領軍民先後締造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勝利,粉碎中共進犯台灣的迷夢,奠定台海五十年來的安定建設的基石。胡璉在主持金門政務期間,並致力闢建公路、興修水利、植樹造林、廣設學校、開發農村經濟、創建酒廠等,打下金門海上公園的基礎,民眾尊為現代金門「恩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