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石雕像地宮典藏80種文物

鄭成功石雕像地宮文物安放儀式於昨日下午二時在建功嶼舉行:縣政府民政局長洪國正(中)帶領工作人員,將五穀、文獻、金酒和文物等80種放入鐵箱中。(許加泰攝)
金門縣政府在金城鎮建功嶼建造巨型鄭成功石雕像,昨日舉行地宮文物安放儀式,金門縣政府民政局長洪國正帶領工作人員,將五穀、文獻、金酒等80種文物放入雕像地宮中,永久保存地方歷史。
鄭成功石雕像地宮文物安放儀式於昨日下午二時在建功嶼舉行,縣政府民政局長洪國正帶領民政局人員,小心翼翼將五穀、文獻、金酒等80項典藏文物放入鐵箱中,並以工程車將鐵箱吊進雕像基座的地宮,順利完成保留歷史的任務。
洪國正表示,金門縣政府斥資新台幣1360萬元,在建功嶼建造高15公尺的鄭成功石雕像,其中,雕像高9公尺,基座6公尺,為了保存歷史紀錄,在基座規劃設置地宮,典藏地方相關文物。
洪國正指出,鄭成功石雕像工程,預定在7月完工,屆時搭乘小三通客船進出水頭港區的旅客,都能遠眺雕像,遙想鄭成功在金門反清復明、率師收復台灣的歷史。
金門縣政府選擇放入鄭成功石雕像的物品,包括高粱、花生、綠豆、紅豆和小麥等五穀。文獻有,金門縣志一套、金門行政區域圖二份、鄭成功與金門二本、規劃設計成果一本、金門史話、金門匾額人物、金門閩南舉偶、來金門作客、坑坑洞洞、風獅爺減肥記、ㄚ公的假牙、ㄚ金的菜刀、咪咪古厝漁、風骨、凌雲、擎天、崢嶸、綠色隧道、閩南民系與采風、金門先賢采風、金門浯鄉小事典、金門星空、金門民間文學集、金門第一才子許懈、開台進士鄭用錫、金門特約茶室、明遺老街、模範街、島嶼的容顏、金門古蹟護照、雲山萬里-馬來西亞浯江華僑訪談錄、2006年金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鱟、水獺找新家、等待霧散的戴勝鳥、黃花娘的姑婆情、阿彩返鄉記;故事說金門有聲書、釣磯詩集集注、朱熹與金門、文化金門全記錄VCD、滄海風雅-浯島文學得獎作品集、金門農村器物、叢青軒集譯注(上冊、下冊)、滄海紀遺譯釋、他門怎麼說歷史、丹心-金門歷史故事集、履霜-金門歷史小說集、金門有喜、時光膠曩-金門懷舊影像集珍、祝福的酒、我家開民宿、金門古蹟導覽、戰爭無情、和平無價823金門戰役五十週年專輯、顏立水論金門、2007文化年鑑、2008金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官杞建築調查研究、金門鄉土DNA(上冊、下冊)、金門歷史風雲(823砲戰)DVD各二冊等60種文獻和影音書。金酒部份有,第12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酒、金酒典藏珍品、823五十週年紀念酒、烽火餘生慶安酒、金廈繁榮祈福酒、兩岸和平紀念酒、罈裝金門高粱酒、823紀念酒、金門紀念酒、八達樓子酒各二盒、風獅爺禮盒酒二套等11種金酒。文物方面有金門縣陶瓷廠花瓶(天、地、人三層)、金門十景瓶一套、「八二三戰役」50週年紀念幣二枚、「八二三戰役」50週年紀念郵票二份,總共有80種。
鄭成功為福建南安人,明朝末年以金門、廈門為反清復明根據地,後來率兵2萬5000人、戰艦近500艘,從金門料羅灣發航東指台灣,在台南鹿耳門登陸,驅逐荷蘭人,金門夏墅村郊建有「延平郡王祠」奉祀,這次在夏墅附近建功嶼建造的鄭成功石雕像是由大陸南安市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