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專訪李縣長提兩岸金門構想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接受中國新聞社港澳台部主任耿軍訪問時,李縣長提出了「兩岸金門」的概念,他並表示,只要有我方中央政策的配合,以及信心和經營的決心,金門可以成為「大學島」。
中國新聞社港澳台部主任耿軍和隨行人員,是於五日搭機抵金進行新聞採訪,據耿軍表示,此行來金門採訪,主要是採訪金城鎮的迎城隍活動,除想親身感受一下金門這個大型的宗教活動熱烈氣氛外,也想體驗和了解金門的民間宗教信仰文化內涵和生活的習俗等,更貼近金門。
昨天上午,金門縣長李炷烽在縣長室接受耿軍採訪,談到了金門縣政、觀光、教育等各項議題;此行來金採訪,耿軍以一位大陸媒體人的角色和角度,對金門保留有悠久的閩南傳統文化,非常的仰慕,他也要親身、近距離的感受金門保有閩南傳統文化的精深。同時,並藉此次採訪,也報導今天金門與傳統閩南文化的金門,耿軍說,這也是媒體的義務,讓更多的大陸民眾認識金門,進而來金門一親浯島風情。
金城地區迎城隍昨天熱熱鬧鬧的展開,也是一年一度金門重要的迎神賽會宗教活動,參與者眾,炒熱了廟會的氣氛。但由於金門位居離島,受於空中交通等等的問題,不能吸引更多外縣市前來參加,李縣長認為舉辦純粹的活動,要產生經濟的效益,只能倡導,沒有辦法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主要還是受限於地域、交通等的瓶頸。
在教育發展的方面,李縣長表示,金門地方正在倡導「大學島」的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目前,希望大陸學生到台灣,且台灣的大學環境已經飽和,如果要增加學生,相對的教學硬體還要增加。在台灣的大學環境本來就很擁擠,如果把學校分部設到金門來,金門可以做為一個大學島,讓學生在金門讀書的好環境讀書,雖然過去金門環境不方便,且網路不發達,但現在不會因資訊欠缺,而妨礙到學生的學習,金門真的是讀書的好環境。
李縣長指出,金門要成為「大學島」,就需要我方中央政策的配合,以及信心和經營的決心,金門可以成為「大學島」。耿軍問說,大陸的大學分部可不可以在金設置,李縣長提出了一個「兩岸金門」的概念和構想,他表示,台灣有名的大學來金門設分部,大陸有名的大學若也要來金設分部,我方政府也應容許,不能只期待大陸學生到台灣,如此僅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李縣長說,如果容許北京大學、甚至廈門大學來金設分部,何嘗不是一種激勵,不用到北京、廈門,就可以成為北京和廈門大學的學生;而兩岸關係要往前走,金門成為「大學島」,就可成為是一種的共識,並且大陸也要有台灣的大學到大陸設分校的思維,大陸學生可以到台灣,台灣學生也可以到大陸,讓年輕的一代可以融合交流,兩岸六十年的隔閡就會慢慢的消失,增進兩岸更和諧與和平,互助互榮。在接受訪問中,李縣長對於中國新聞社港澳台部主任耿軍提問有關從大陸引水的問題時,李縣長認為我方政府應該會通過同意金門自大陸引水,但在處理上速度是有點慢,他表示,金門還沒有發展,沒有即時的缺水之苦;如果金門已開始發展,老天爺萬一不下雨,出現乾旱,金門缺水的窘局就會顯現出來,如多年前金門就出現缺水現象,所以自大陸引水,以解決金門水源不足,是勢在必行的。
中國新聞社港澳台部主任耿軍和隨行人員來金採訪,為了更貼近金門和了解金門,他們選擇住在民宿,而不是觀光旅館,他想感受一下金門民宿的經營風格和味道,也沒有讓他失望,耿軍說,民宿大都是舊雨,但也有新知,他們互動非常有感情,對於李縣長真誠、簡樸的金門觀光旅遊特色,就十分的認同與欣賞。
來金門採訪,昨天是第二天,耿軍一行與金門的民居貼近,近距離的感受金門民居的生活,也體驗到金門的民風純樸和治安非常的良好。耿軍說,十分感動,一直想來金門住上一星期以上的日子,喜歡金門環境,人也很好,好好的感受金門的風情之美。
在台灣採訪時,耿軍也曾遇到李縣長,也採訪李縣長對兩岸和金門縣政建設的新想法,他說,金門知名度在大陸很高,且很關心,都很想來金門看一看,也有一份情感,一窺戰地的面紗。未來,如果兩岸來往手續更便捷,會有更多的人來金門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