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開館山后民俗村喜慶館啟用

山后民俗村的喜慶館昨天開館了。(張建騰攝)
山后民俗村的喜慶館昨天啟用了!紅燈籠、紅喜幛、紅糖塔、紅圓仔:::,佈置了該有的旖旎;不過,男女主角得由遊客暫時客串。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天(五月二十日)舉辦山后喜慶館開館啟用儀式,並邀請社區居民共襄盛舉參與活動,還有一團北京遊客也躬逢其盛。剪綵儀式是由金管處副處長張登文主持。
儀式中,邀請金門樂府傳統樂團演唱〈含珠不吐〉等曲;〈含珠不吐〉曲意中描述一對互有好感的男女……。
喜慶館配合金門習俗,規劃有「大廳」、「翁姑房」、「新娘房」、「花轎」、「嬰誕室」等展示空間。
喜慶館原為旅日華僑王敬祥的住所,因此大廳祖龕中供有王敬祥的神主。神龕中供有觀音、文昌與土地。
大廳八仙桌上擺放了糖塔、聘金-限金門使用的百元紙鈔(模型)、銀元(模型)、代表長長久久的韭菜(真品)、代表多子多孫的芋子芋孫(真品)。廳內懸有一座香爐、一對天公燈、一對寫有「開閩第一」及「王」字的子婿燈。
大廳的喜幛有「結婚誌喜」、「永浴愛河」、「結婚誌慶」、「囍」等賀詞;又有「姻侍教弟陳榮生賀」、「姻侍教生陳德昌賀」等字樣。根據金管處解說課課長黃子娟的解說,「姻侍教弟」是新娘的父親,「姻侍教生」是新娘的爺爺。
新娘房、翁姑房中都有舊時梳妝台、洗臉台、衣架、衣櫥的展示;「嬰誕室」有周晬抓周的展示。
其他展示空間可以看到舊式的「茶壽」(器物名)、茶葉罐、茶壺、水壺、「急需」(器物名)、調味罐、冬菜甕、濾水器、清代纏枝紋盤、民國白釉紅綠彩繪花卉盤、清代青花印紋盤、晚清民初白釉紅彩福壽盤、清代青花迎福集祥盤、青代青花醬口碗、清末民初貼花雙獅戲球瓷枕、民國青花鶴紋帽型碗。
金管處表示,山后民俗文化村在金門觀光旅遊行程中,是一處受到遊客喜愛的重要景點,希望「山后喜慶館」的開館,能讓遊客放慢腳步,細細的品味金門年節喜慶的各種習俗與文化,讓大紅燈籠引領大家聆聽百年屋宇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