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盼中央加速解決金門所面臨窘境
今年一至四月金門與廈門小三通往來人數已達四十三萬二千四百零二,今年更可望突破一百二十萬人次,縣長李炷烽昨日陪同來金的內政部部長廖了以視察水頭碼頭移民署駐金單位業務時,就希望中央實事求是,務實看待金門的碼頭、機場等交通設施,加緊腳步解決金門發展所面臨的瓶頸與窘境。
縣長李炷烽說,許多長年累月沒有解決的事情在這一年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像是金門爭取多年的港務警察,在警察局實施三級制後,已經沒有港務警察的編制,過去警政署一直以交通部的整體考量為考量,延宕很長的一段時間,總算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派了二十四個人來支援,前兩天高雄港務警察局金門分駐所也掛牌正式接掌港警工作,長年累月的問題獲得解決,看到了廖部長的擔當與魄力,對此也表示感謝。
李炷烽指出,去年移民署的成立,也使得派駐金門的同仁有一個自己的家,但因應未來發展,其編制人力的增加也需要檢討,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而小三通從料羅移到水頭已經八年了,當年交通部只給一千九百五十萬元,陸委會給四千五百萬元,兩個加起來還不到六千五百萬元,縣府是花了六千五百萬的五倍,三億多才有今天的規模。
他也指出,當時中央也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小三通只是過渡性質,等到兩岸關係和緩後,金門碼頭跟機場建設就不具有存在的價值。事實上去年六月十九日政策開放後,也證明小三通不可取代的地位,不僅僅是兩岸的橋樑,大陸觀光客進出口岸,更重要的是,大陸也要爭取所有來到廈門的都可以持有效證件來到金門,每年到廈門的旅客有百分之十四的成長,目前大概有三百萬人口,他們很多願意花一百六十八元人民幣坐船看金門,相信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這些海上看金門的人可能在明年、後年、或再半年就會直接來金門,這些人不一定去台灣,金門未來觀光的前景與利基就是在這裡。
李縣長進一步指出,香港澳門自由行的觀光客有二千多萬人,他們距離廈門、金門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航程,若是台灣對於大陸觀光客開放免簽證,大概會有三千萬人有機會來金門,這個數量很大,李炷烽說,今年四月八日浙江到金門旅遊團才三千人不到,通關時就出了問題,還好媒體把事實適時呈現在國人眼前,劉院長也針對此追究責任,才會有效積極的改善。
今天的碼頭、今天的機場形成這樣的瓶頸與窘境,不是三年、四年的事了,李炷烽說,金門機場增建計畫從民國八十八年核定到現在,一個都沒完成,第二階段到了今年九十八年都遲遲還沒核定。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什麼百姓不滿的所在,金門進出不止是大陸、台灣人,還包括國外人士,看到金門就是看到台灣的縮影,設施不足對台灣的形象會有很大的影響,金門是兩岸的窗口,金門的成敗是台灣具體的表現。
李縣長指出,往者已矣,當發覺過去不足,要有更勝於過去的非常措施。若只是延續過去那種措施「一步一腳印」,不僅不實際,也緩不濟急,過去金門長期遭到忽視、漠視,今天更要加緊發展。
李縣長也提到,去年八月十四日總統至金門提出的承諾,到現在還沒有定案,像這種馬總統當場跟院會主管講過的,就應趕快解決,縣府也曾透過行政院秘書長兼福建省政府主席協調解決,可是很多都還沒有獲得有效解決。馬總統如果再來金門,相信許多行政院單位到時都不知道要如何面對總統,這就是行政官僚長期以來的心態。
不過,李縣長也肯定內政部許多站在第一線公務員的努力與成效,像是移民署駐金單位::等等。強調務實、實事求是的李炷烽也希望曾經擔任台中縣長的廖了以部長能體會身為一個縣長內心的焦急。
李炷烽縣長也感謝廖了以部長利用假日來金門訪視,關心金門發展,他也希望許多首長也能多來金實際瞭解,相互溝通,真正知道金門的困難與問題所在,進一步協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