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德契師父與開瑄學童因緣殊勝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湖報導。
點閱率:772
連續一、二年;每週三下午,開瑄國小安排一、二年級的學生向德契師父學習讀經及靜坐。(張建騰攝)

連續一、二年;每週三下午,開瑄國小安排一、二年級的學生向德契師父學習讀經及靜坐。(張建騰攝)

 每個星期三的下午,是開瑄國小不帶書包的快樂時光;開瑄國小規劃了兩個小時的德契師父時間,由德契師父為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帶讀〈百孝經〉、〈千字文〉和〈三字經〉、〈大悲咒〉,並成功收服了一些不太愛安靜的小頑童。
 根據開瑄國小的說明:「靜慮精舍」的住持德契師父是獨自到金門傳弘佛法;她的精舍,座落在「向陽吉第」。民國九十六年九月,在機緣巧合下,德契師父來到了開瑄國小,從此愛上了這所學校;她喜歡開瑄小朋友的有禮貌,知分寸;因此她想把讀經的益處與福報,分享給他們。
 當時,開瑄國小才剛開辦週三下午的課後輔導與課後照顧,許多家長因為忙於家計,無法陪同孩子學習;經過教學團隊的腦力激盪,決定把週三下午經營成不帶書包的快樂學習時光,減輕小朋友們的課業壓力,並提供多元學習的新視野,在徵得家長同意後,決定邀請德契師父利用每週三下午,為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開課兩個小時;內容主要是帶讀〈百孝經〉、〈千字文〉和〈三字經〉啟蒙經籍,並指導小朋友如何知恩禮法、靜坐養性。
 在開瑄國小的邀請下,德契師父欣然走出佛堂,讓佛家的悲智與學校的教育相結合。從此,每週三下午,德契師父就會騎著輕型摩托車,法衣飄然地來到開瑄國小的自然科教室。經過長期的薰染,小朋友已習於以靜坐迎接師父的到來。據德契師父表示,小朋友們已能打坐二十幾分鐘。
 當德契師父出現時,小朋友就會群呼:「阿彌陀佛,師父好!」然後德契師父就開始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帶領小朋友們朗讀經籍。
 對於還不安靜的小朋友,她會來一聲:「某某某!阿彌陀佛,請聽師父說!」若再不聽,就會再來一次:「某某某!阿彌陀佛,請聽師父說!」若是再不聽,小頑童就會被請到教室後面背經,直到小朋友乖巧,室內寂靜無聲為止。
 開瑄國小表示,因為德契師父的薰陶,讓小朋友懂得禮貌及退讓,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還能時時把「請」、「對不起」、「謝謝您」掛在口上,並能主動問候師長。
 德契師父也會把聖人的故事說給小朋友知道;她告訴小朋友們-孝順父母是不能等待的;行善要及時,還要能日行一善。她說,淨化心靈的修練功夫,應該要從小紮根,人人都要做好「愛心存款」。
 每週三的德契師父時間,讓小朋友學會了靜而後能定的修養;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大為支持。
開瑄國小表示,德契師父並不是到校園傳教,而是教導小朋友安定內心,沉澱浮動焦躁的訣竅。德契師父還把學校支付給她的鐘點費回捐給學校,作為幫助弱勢家庭之用。長期實施下來,小朋友的生活常規變好了,不隨意浮動聒噪,不會再莽撞失禮,顯得很有教養。學校認為:德契師父已成功收服了不愛安靜的小頑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