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詩人節講座談詩說藝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531

 詩人要有節!詩的快樂何處尋?詩該怎麼寫?
 金門縣文化局與金門縣寫作協會合辦的98年度「詩人節講座」,邀請了詩人向明、方群引導聽眾品味現代詩,共度詩人節。「詩人節講座」昨夜是在景蘭山莊的文學茶坊中進行。
 向明在講座中以「詩人要有節」起講,接著探尋詩的快樂何處尋?詩該怎麼寫?方群則告訴聽眾,寫詩、賞詩並不困難,可以從最簡單的好詩模仿起-先借用別人的形式,填進自己的情感。
 向明表示,詩人要有「節」!這個節是「志節」,也是「節制」。詩人要能服庸真理,要能堅守志節,要像屈原一樣有節操;詩人不應放縱無度,要能有所節制,以免讀者如墬於霧中。文字若隨意泛濫,將讓讀者遠離現代詩。
 他表示,詩是一種思考的方式,詩是一種思想的表達。詩無法教,沒有一個詩人是教出來的,誰能教誰去思想?
 詩雖無法教,但詩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包括感性的詩意和理性詩藝│詩意來自敏感心靈,詩意要靠詩藝來表現。一首好的詩,意與象要能有很好的匹配,例如曹植的「七步詩」、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關於意象,孔子曾說過:立象以盡意。
 向明還說:生活才是詩的礦源,應該找身邊的題材來寫詩。詩的美,應該兼含「外形凝煉」、「內涵深泳」;新詩還沒達到這兩個境界,因此還處在試驗階段。
 詩人向明本名董平,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意、印度等國文字。他曾出版詩話集《詩來詩往》、《新詩一百問》……等;著有詩集《雨天書》、《五弦琴》、《地水火風》……。曾獲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一九八八年獲世界藝術與文化學院曾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詩人方群本名林於弘,作品曾獲耕莘文學獎、中華文學獎、文建會新詩創作獎、聯合報文學獎……等。他是師大文學博士,經歷包括: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國語日報主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