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火警未雨綢繆
金城鎮莒光路瑩豐珠寶行端午節當天凌晨發生火警,奪走2條人命,火警現場被燒得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據了解,地區現有街道大部份是老式舊建物,其巷道既狹窄、空間又小,一旦發生火警,消防人員搶救不易,後果不堪設想。金門縣消防局災害搶救課課長林俊建議鄉親們設置住宅型(獨立式)火警探測器,以期發揮偵測功能及應變,達到自我防護效果。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近年統計資料發現,國內死亡火警之發生時間以凌晨0至6時人數最多,又以1至5層樓的建築物發生機率最高,佔所有死亡火警案件數的91.4%。國內死亡火警發生時間正值人員就寢休息的時間,人處於睡夢當中,其警戒能力是相當差的,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因吸入了過多的煙或有毒氣體,甚至直接中毒或窒息死亡,連逃生機會都喪失了。
縣消防局災害搶救課課長林俊指出,火災發展攸關到火場受困人員能否逃生及有多少時間可以逃生,愈早期發現火災就有愈多的時間可以作應變,但是在一般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及老舊低樓層之建築中,法規未規定設置標準,而普遍民眾鮮少會花大把鈔票設置警報系統,因此,住宅型(獨立式)火警探測器便顯得相當重要。
林俊表示,獨立式火警探測器不外乎是感熱或是感煙的,因為場所特性及感應靈敏度須針對不同的情境下設置,但是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感知火災發生時必須自身發出警報聲響,通知居室內的人員火災發生了,目前較常設置的型式依其動作原理可分為感熱式、偵煙式及熱煙複合式三種。
林俊表示,除了上述三種基本類型的探測器外,目前亦已研發多種複合功能者,例如,結合緊急照明功能,在火警發報同時亦展開照明功能,提供逃生者在夜間逃生照明之用,充分發揮一器多用的功能。家中設置了獨立式火警探測器,平常必須保養維護或時常自我測試。
為了能有效推廣民眾普遍設置的概念,以達到及早偵知的功能,林俊認為,防火宣導隊不妨利用各種機會宣導設置住宅型獨立式探測器的重要及必要性,可以讓民眾瞭解到火災發展的各階段所應注意的事項,以及設置住宅型獨立式探測器能夠早期發現火災儘早應變。
據報載,善心人士、廟宇或是公司行號等捐贈消防機關消防車及救護車,林俊認為,其受益的侷限在少數的單位,而且所費不貲,他鼓勵民間團體捐贈單位改以住宅型獨立式探測器,以讓獨立式探測器的設置能普及化;在探測器未能全面普及化之前,政府可依階段性編列補助設置預算,採針對較危險區域或不易搶救的住宅及弱勢族群等優先補助設置。
林俊希望政府能立法強制住宅亦必須裝設獨立式火警探測器,他以日本東京消防廳為例,據該管所修訂之火災預防條例規定,凡新建、改建的住宅,於2004年10月1日起即規定必須裝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既有住宅,最遲至2010年4月1日以後,也規定必須設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違反規定者,將處罰10萬日圓以下的罰金。
他建議能強化住宅型獨立式探測器的認證制度,市面上各式探測器千百種,價錢也落差極大,反而造成民眾在選擇上的困擾,因此強化該產品的國家認證,有利於民眾在選擇裝設的方便性。推廣獨立式火警探測器設置的普及化及藉由立法過程強制一般建築物來設置是未來消防工作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