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泳渡李縣長﹕應視為救難模擬演練

「金廈海峽泳渡活動」暨「2009年搶灘料羅灣長泳活動」,昨召開聯合協調會,由李縣長主持。(翁碧蓮攝)
2009年「金廈海峽泳渡活動」暨「2009年搶灘料羅灣~第七屆金門海上長泳活動」,昨召開首次聯合工作協調會,李縣長重申兩岸首度合作舉辦金廈泳渡活動是好事、也是喜事,金門在此歷史重要時刻不缺席,同時提議各參與單位將泳渡活動當作是一場救難機制模擬演練,並用新時代新思維去面對問題。
這項工作協調會,昨下午二時三十分假第一會議室召開,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與會包括有金防部、陸軍航空特戰司令部兩棲蛙人、海岸巡、中華民國路跑協會、金門體育會、金門消防局、港務處、金門游泳運動委員會、金寧中小學、金湖國中、衛生局、金門技術學院、烈嶼鄉公所等派員與會。
針對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到廈門視察,面指金門所拍照片,成了金門最好行銷;李縣長有感而發,60年來歷史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另李縣長出席海協論壇,也與賈慶林交談數分鐘,大陸方面充分展現了對金門的信心與支持。尤其,金廈泳渡即將登場,將是兩岸首次攜手合作體育活動。
李縣長強調,兩岸非對峙關係,兩岸將軍未來都可以相約一起去打高夫球,兩岸人民也可以一起泳渡金廈海域;李縣長相信機會是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金門近水樓台優勢,加上經長期努力,兩岸春暖花開;他認為,時代不同,金門要跳脫舊窠臼以新思維去看待問題,並全力達成這趟歷史任務。
李縣長冀望今年首次金廈泳渡活動一舉成功,明年可以再續辦;他建議中央各局部會都應去大陸看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戰爭要來,也要有所準備,居安思危;金門60年一循環,金門鄉親們見證過戰爭,人生閱歷豐富、值得學習了解,他強調,兩岸應化解矛盾,金門未來發展在大陸,天降大任於金門也。
李縣長建議所有參與軍警消及體育衛生等等單位,將這項世人矚目的兩岸首度攜手合辦金廈泳渡體育活動,視同一次動員模擬演練,並加以驗收成果;有關軌條砦拆移問題;他表示,軌條砦拆移上岸後,隨時可再回復,他並建議國防部針對這些軌條砦應有長年維護、整理及保存計劃。
針對金廈泳渡、搶灘料羅灣海泳活動,昨協調會中,各分組就水上安全戒護、救生器材之整備、救生演練之規劃、試泳之配合、泳渡路線定點標誌設置水道、救援救護工作、選手定位系統作業事宜、跟隨戒護(如水上摩托車、救生板等載具),以及接待等等工作職掌展開意見交換。
據了解,金廈泳渡活動已獲大陸方面核准,有鑑大陸水域水流較急,其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活動也預期8月15泳渡金廈的選手,能再邀參加8月16日搶灘料羅3千公尺長泳,共襄盛舉。至於有關800公尺施放高空汽球及固定浮標,試游細節將再行研定;試泳時間安排6月17日、7月17日兩次,李縣長要求儘早就泳渡救生進行規劃,甚至結合年度進行演練。
烈嶼鄉公所提出,軌條砦及地雷排除進度,其蚵架也通知蚵民,該鄉所樂於配合兩岸泳渡活動;教育局也希蚵民完成登記後並予補償;軍方也說明排雷探勘工作及排雷,預期在活動前如期完成;有關軌條砦問題,軍方希望人力及機械由承辦單位自行負責,至於防護層面,軍方也另採機動阻絕措施。
「金廈海峽泳渡活動」定8月15日上午11時42分至下午2時42分,活動路線由廈門椰風寨至烈嶼雙口,全長約8500公尺,參加人數約1百名、我方50人、大陸50人,參加年齡18至30歲,,必需擁有游泳池內2.5小時能完成1萬公尺者,且1百公尺具70秒速度者。報名地點金門縣立體育場。
2009年搶灘料羅灣~第七屆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定8月16日在料羅灣海域鳴槍下水,游泳距離約三千公尺;即日起至7月15日止(以郵戳日期為憑)受理報名,但為顧及活動和旅遊住宿品質,名額以1600人為限,凡愛好游泳者,只要年滿十歲以上,身體健康具長泳能力,均可以社團、機關團體名義報名(為安全起見,恕不受理個人報名),至滿額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