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李縣長聚焦地方發展
由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負責發行出版的國際投資季刊,昨日前進金門縣政府專訪縣長李炷烽。李炷烽強調,金門在觀光產業和交通產業都可以發展,但前提是中央政策要更開放。而金門也期待中央在不能兼籌並顧之餘,多授權給地方自謀發展的空間。
縣長李炷烽是於昨日上午十一時二十分,接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編輯馬純子,就國際投資季刊四十期單元「在地投資」,針對介紹金門縣的整體投資環境與資源規劃推廣進行訪問。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張慧娟、文字記者何儀琳,以及金門工策會總幹事盧志權等人,也在場參與、陪同。
李炷烽指出,金門的發展長久以來未有自主性,期待中央把金門的明天還給金門自己掌握。他表示,前來金門進行投資考察的企業不少,但都遲未有進展,原因就出在投資者對兩岸關係抱持觀望。
李炷烽指出,金門想要做很多事,舉例來說,像太武山擎天廳等地下坑道,可以成為敦煌石窟發展觀光,但無奈軍方主政不得其門而入。
他並強調,金門要想招商成功,金門縣政府和金門縣議會就要有絕對的權力,否則受外在因素干擾,以及像都市計畫都要受限中央法令,要開發和招商談何容易?
對於博奕問題,李炷烽認為,以他自己的判斷,金門設賭場應該過不了關,畢竟金門可以發展的選項還很多,設賭場無異是「飲鴆止渴」。
李炷烽表示,對於離島發展,中央應比照原住民設有委員會,或是設專責小組單位,可以影響決策,以對金門有循序漸進的計畫推動來建設。他並認為,中央就金門離島,可以朝兩岸和平試驗區、開放陸生來金就讀先努力。
對於陸資來台問題,李炷烽也覺得中央要做區隔處理,像金門碼頭建設就宜以區隔處理。而中央對離島也要有合法讓地方自謀發展的空間。
關於金門發展觀光議題,李炷烽則表示,只要政策開放,觀光業者就會自己去規劃應投資建設什麼,人潮進來了,金門就會走出自己的觀光特色來。像夜間表演只要有市場性,業者自然會引進。他並指出,如果廈門可以開放其居民自由行,晚間坐船來金門吃宵夜,金門的小吃或餐飲生意,自然就會好起來。
李炷烽強調,客源和人潮是發展觀光重要因素,在金門沒有不發展的理由前提下,期待中央制度改變,在政策上更開放,金門的前景一定會走到位。
「國際投資」季刊,是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發行的一本提供企業界最新、最完整的投資台灣訊息的刊物,肩負著宣導政府投入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之各項政策及法令鬆綁之責任,並擔任政府與國內外企業界、產業界之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