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校刊社師生昨參訪本報

金中校刊社師生參觀本報,並與社長黃雅芬(右一)合影。(張建騰攝)
高中生希望在《金門日報》看到什麼樣的內容?有人希望看到精彩的圖片和版面;有人希望看到環保議題;有人希望看到音樂、藝術及人文氣息;有人希望看到國際大明星,但也有人希望看到更多的鄉訊;還有人希望《金門日報》「蘋果」化,但也有人希望有較多正面及勵志的報導。
國立金門高級中學校刊社二十多位師生,昨天到本報參訪,並由社長黃雅芬、印刷廠廠長李金溝引導他們參觀報紙印刷的流程。金中校刊社的指導教師是劉曉玫、洪莎嫚和陳韻戎。
李金溝和製版組組長楊添壽讓金中師生參觀報紙編輯完成後,印成底片(膠片)的樣子以及製成鋁版的樣子。
黃雅芬致贈每人一份六月五日發行的《金門日報》,並講解金門日報社的歷史及各部門的功能。她表示,《金門日報》過去是一報兩刊,最初是《正氣中華報》,後來是以《正氣中華報》和《金門日報》兩個報名同時發行。
過去的新聞,就是今日或明天的史料;為了保存史料,金門日報社自民國三十八年到五十三年留存的舊報紙,已經被掃描成數位檔案;目前正在執行民國五十四年到七十八年的舊報掃描。黃雅芬表示,接下來還將爭取預算,把七十九年以後出版的報紙,全部用數位化的方式典藏。
或許是因為對金門日報社有了更多的瞭解,有些學生把手上的《金門日報》閱讀很仔細。昨天的報紙中有國中基測全縣榜首和榜眼的新聞與專訪;被報導的主角,將成為這些金中青年的學弟和學妹。
參觀金門日報社之後,部分學生在歸途中表達了各自的意見-黃鈞鈞、陳平軒希望看到精彩的圖片和版面;楊靜宜希望看到正面的社會新聞;陳有容希望多一點音樂、藝術與人文氣息;有志於新聞工作的王柏文希望看到正面、勵志的報導;李榕軒希望報導更多的環保議題,團結環保意識;許盈珊希望正、負面的社會新聞都要有;還有人希望《金門日報》可以像《蘋果日報》一樣,驚聳一點(表達意見者希望姑隱其名);黃宛宜希望《金門日報》多一點鄉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