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學童參觀海淡廠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781

中正國小師生參觀海淡廠的膠凝池。(張建騰攝)
「慢混池」中,水中的雜質攪成凝聚的膠羽;「海淡廠」中,苦鹹的海水變成適口的飲水-中正國小的學童昨天在太湖淨水廠及海淡廠參加「淨水之旅」後,並深深體會到飲水得之不易,許多學童表示應該好好珍惜水資源。
中正國小的師生,昨天到金門縣自來水廠的太湖淨水和海水淡化廠從事「淨水之旅」,由主任李文堆接待,並安排人員為他們解說原水淨化及海水淡化的過程。這一活動的經費是由金門愛護水資源協會提供。
在教師王瑞玲、莊森洞的帶領下,中正國小五年級的學童,參觀了太湖淨水廠淨水處理的流程,接著參觀海水淡化廠的設備並舉杯試飲,臨去時還順道參觀了污水處理場。
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金門海淡廠處理的水,每度的實際生產成本高於一百二十元。海淡廠的水經過逆滲透處理之後,PH約在五點五到六之間,偏酸性,無色無味,多數人都覺得口感很好;不過,有二、三名學童說有一點點苦味。
根據廠方解說人員許培賢的說明,金門西半島的水源來自地下水,原水很乾淨,不需要淨化;金門東半島和小金門因為原水的水質不佳,必須淨化,因此分別設有太湖淨水廠(金湖)、榮湖淨水廠(金沙)和紅山淨水廠(小金門)。
除了參觀淨水處理過程外,師生們還在水質實驗室中參觀監測水質的儀表設備。在解說人員許培賢的徵求下,學童陳家豪自告奮勇,由她指導如何辨別水質的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