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冥誕李縣長率各界公祭

金門各界昨天在魯王墓園祭悼魯王朱以海。(張建騰攝)
昨天(國曆六月六日;農曆五月十四日)是明監國魯王朱以海三九二歲冥誕-每年魯王冥誕,金門各界都有代表到墓園祭悼追懷。
昨天是魯王冥誕,金門各界在墓園中舉辦祭典,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祭,參加者有金門縣政府主任祕書盧志輝、金門縣民政局長洪國正、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清正、金門縣衛生局長陳天順、金門縣交旅局局長林振查、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金門縣社會局長許乃權、金門縣地局局長林德恭、金城鎮長蔡輝詩、金門日報社社長黃雅芬、古城國小校長李仁木、述美國小校長陳為學、金城國中校長楊瑞松等。
滄海茫茫,佳城鬱鬱;歲月悠悠,幽情續續!對於明代史略有概念的人,走進魯王墓園,對於這位悲劇人物,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表情。
魯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一世孫;原本授封鎮國將軍,在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時被冊封為魯王。
明末清軍攻陷京師,魯王南遷,由山東、浙江、廣東到福建,流離了十八年,最後因為哮疾,病逝於金門島,年僅四十五歲。在此之前,他對反清復明的心志,未曾一日稍懈。由於新君未能確立,他以近親之名,代理天子監理國事,號稱「監國」。他曾在金門古崗大帽山附近的石碣上題寫下了「漢影雲根」四個字。
魯王力圖光復的志業雖然無法實現,卻成了戰地金門「反共復國」-死而後已的精神標竿。已故陸軍一級上將彭孟緝曾為魯王墓園寫了一副對聯:「壯志吞東胡,悵滄海茫茫,終古長啣精衛石;雄圖垂南徼,看佳城鬱鬱,千秋共仰魯王陵!」
彭孟緝曾參與東征、北伐、抗戰、反共,擔任過參謀總長、總統府參軍長等職;他肯定魯王有「精衛填海」那種意志堅定、不懼堅苦的精神。
已故中研院長胡適讀在金門出土的魯王「壙志」後,對這位末葉王孫的故國哀思及「指日中興」的夢想,曾寄與無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