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奇特地質景觀令人讚嘆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綜合報導。
點閱率:610
字型大小:
  金管處昨舉辦「烈嶼區深度體驗地質觀察活動」:由卓環國小校長林英生親自講解貓公石。(翁碧蓮攝)

金管處昨舉辦「烈嶼區深度體驗地質觀察活動」:由卓環國小校長林英生親自講解貓公石。(翁碧蓮攝)

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烈嶼區深度體驗地質觀察活動」,昨天(週日)上、下午分別各辦理1梯次,近百位學員在烈嶼卓環國小校長林英生帶顉下,實地觀察九宮、青岐及埔頭的海岸地質,奇特的地質地貌,令學員們嘖嘖稱奇,成功推廣小金門生態旅遊,也達到深耕保育種子的宏效。
金門國家公園烈嶼園區,位在小金門,當地地質作用發達,形成多樣豐富的地質景觀,其中以各種花崗岩、玄武岩為特色。昨天活動由於考量地形崎嶇,採以定點學員徒步跟隨老師沿途講解方式,範圍包括地質作用及地形地貌。
據此次活動講師、烈嶼卓環國小校長林英生指出,烈嶼豐富的花崗岩、角閃岩、輝綠岩、貓公石、玄武岩、火成岩、變質岩等,在他生動解析,從其變化,生成、侵入、變質、沉積,至各項地質作用躍動活潑,均作深入淺出介紹。
林英生表示,貓公石僅形成於高潮│低潮線之間,於低潮線以下,浸泡於海水中仍為質地較鬆軟的黏土、砂岩層。該鐵質膠結岩塊的形成,除了海水的風化、侵蝕與溶解因素外,也與潮間帶的乾濕循環有甚大的關連。烈嶼北側海岸外多礁石分布,風景優美,是海濱賞景的好地方。
青岐位居烈嶼西南部,由上岐國民小學的右前方,通過管制哨站即可到達海濱;從北側海岸方向看去,沙灘中有一花崗片麻岩體出露。往南行則是金門地區唯一的一段玄武岩海岸,全長約一公里。海岸線上呈現玄武岩美麗而富變化的地質景觀。
學員們也走訪青岐海岸的中段,林英生說,在玄武岩熔岩流之下為含黏土砂岩地層,於砂岩層中,出現為數不少的生痕化石。此地的生痕化石乃原來生活於潮間帶的生物,居住和攝食的殘留構造,隨岩石堆積而遺留下來的痕跡
由於砂質岩層其上方玄武岩熔岩因地表的風化、侵蝕,其地下水含鐵量高,於原生痕化石孔穴中,受到泥質沉積物的吸附,鐵質逐漸析出,遂造成褐鐵礦化的生痕化石。當上層熔岩侵蝕殆盡,生痕化石便裸露出來。
林英生精闢剖析九宮、東崗的典型灰黃花崗岩,埔頭各時期風化演變的紅褐貓公石,后頭擁有色彩多變的火成岩、流紋岩,青歧更有聞名的黑色柱狀玄武岩。讓學員們實地走訪烈嶼大自然的地質教室後受益匪淺,也瞭解國土資源變化,以及達到推展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理念,成果豐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