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岸區域合作研討會再提金廈特區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縣府報導。
點閱率:519
字型大小:
 「兩岸區域合作試點學術研討會」一連三天假廈門大學舉辦:研討會現況。(建設局提供)

 「兩岸區域合作試點學術研討會」一連三天假廈門大學舉辦:研討會現況。(建設局提供)

 「兩岸區域合作試點學術研討會」,自6月5日起一連三天假廈門大學舉辦,計有來自大陸和臺灣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同時發表20篇相關論文。主辦單位原邀請金門縣長李炷烽率相關人員等蒞會,李縣長因公未克出席,由縣府建設局長李增財代表與會及發表「金廈特區的可行性及條件」論文,並與現場專家、學者進行意見交流,共為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獻心力。
這項「兩岸區域合作試點學術研討會」,係由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聯合廈門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辦理,主要研討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兩岸區域合作試點(構建金廈特區)的動因與必要性、內容框架、具體措施、政策建議、意義與作用、條件與可行性。
 廈門市政協副主席桂其明在開幕式中致詞指出,近年來,兩岸關係出現了積極的發展態勢,廈門金門的發展機遇更加突顯,發展優勢更為突出,發展前景更為廣闊,廈金兩地如何繼續充分發揮地緣優勢,發展文化、經濟關係,進一步做好兩岸區域合作的先行先試,為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是一個現實而又重大的課題。
 「金門與廈門的分治是歷史的偶然,合作則是時代的必然。」金門縣政府建設局長李增財致詞時做以上表示,並以六月六日恰為諾曼第登陸六十五週年為例,希望金廈可以拋棄敵對意識,在「和平發展、經貿先行」、「先行先試」的前提下,共創雙贏。
 李增財也代縣長李炷烽發表「金廈特區的可行性及條件」論文,具體提出實現兩地免落地旅遊簽證、對接海西經濟區的基礎建設、積極金廈大橋的肇建、自由貿易港的成型,以及金廈特區的試行架構及條件分析。
 臺灣競爭力論壇秘書長彭錦鵬表示,為使兩岸關係和平、理性、穩健、積極地進一步發展,同時避免社會、法律、政治層面可能引起的摩擦,在金門、廈門推動兩岸關係的更緊密結合,可以在兩地建立起正面的示範區域,形成一道防火牆。作為兩岸關係的試驗點,兩門彼此互惠的未來發展,是不可限量的。
 臺灣競爭力論壇副秘書長、金廈特區組召集人謝明輝強調兩岸和平一點通,全面通,金廈特區就是突破口。他認為,構建金廈特區與海西經濟區的連接,兩岸經濟整合需要一定的試點,應選定金門廈門來做試點,把很多東西在這裡進行試驗合作,合作久了自然能融合在一起。
 立法委員、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毅則舉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為例,認為白流蘇與范柳原必須相知、相容才能走在一起;兩岸及金廈之間也應把握歷史的機遇,尋求更多的合作空間,也一定會從中受益。
「金廈間先建座橋吧!」,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則提議將金廈大橋定名為「媽祖大橋」,由兩岸民間共同募款興建。他並主張成立金廈海域安全共同體、兩岸人民持「中華卡」自由通行、邀請彼此政治參與等建議,由金廈的區域統合,進展至大中華的政治統合。
 與會的學者專家們咸認福建省海西政策的提出,不僅對福建省及海西地區政治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海峽兩岸經濟關係也將產生重要和深遠影響,而擴大與深化與金門地區的經濟合作;金廈間針對各類議題的「先行先試」既有其歷史及關鍵性的意義,更將在海西經濟區建設及兩岸經濟關係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李增財並在會中建議,可將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論文擇精在金門日報上陸續發表,既可讓民眾知曉此次研討會的成果,更可讓中央具體瞭解金廈學界的訴求與心聲。研討會於六月七日上午安排台灣學者赴廈門市海峽國際社區參訪交流後結束所有行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