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樂齡族打造快樂學習天堂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縣府報導。
點閱率:539

「樂齡」乙詞源引自新加坡對於老年人之尊稱(樂齡族),為鼓勵老年人快樂學習而忘齡,是以「樂齡」之名稱作為學習資源中心之標誌。教育部補助設置各鄉鎮「樂齡學習資源中心」,金門縣政府籲請有意申請團體7月3日前向教育局提出申請,共為樂齡族打造快樂的學習天堂。
縣府教育局指出,「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設置條件,以一樓公共空間為佳,場地應具備得容納三十人至五十人之研習空間。地點應考量空間之安全性,如建築物之安全、地面必須平坦、各項消防設施之完備、具有逃生設備及逃生口等,為顧及老人安全,應避免選擇臨時搭建之建物,並以設置有無障礙空間為優先考量。
場地規劃模式:由鄉鎮所選擇適合之公共空間,規劃適於社區老人學習之資源中心。申設對象含社福、文教團體、社區發展協會及經內政部評鑑為優等者之社區關懷據點;偏遠地區或社區資源缺乏者,可選擇適當學校(國中小及幼稚園)、社會福利團體、宗教組織及文史團體等非營利組織。
縣教育局表示,該補助計劃每一中心每年補助以不超過新臺幣50萬元為上限(含資本門、經常門),申請單位應妥為規劃財務。設備費依實際需要提列,惟以設置資源中心所需相關辦公、教學、老人健康器材等為優先,所申請之設備費以申請之總經費30%為上限。
據了解,國內已逐步邁入高齡社會,預估在2026年,我國高齡人口將達20.6﹪。目前在探討老人的議題中,社會福利及醫療衛生問題是比較受到關注的,然而在高齡人口逐年增加的同時,提供老人有意義的教育學習活動,將有助於國民身體健康,並促進積極老化。
教育部於95年公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以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與尊嚴及社會參與為四大政策願景,積極規劃推動老人教育活動。然而,教育部95年委託國立中正大學所做「老人教育機構現況調查」顯示,有八成的老人從未出來學習,資訊不足是很大的因素。
同年,委託世新大學所做「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看法民意調查研究」,對目前老人學習場所是否足夠的問題,反應「足夠」者,占22.7%,「不足夠」者,占61.1%。有鑑於此,教育部自97年起預定3年內成立368個各鄉鎮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鼓勵老人重返社會快樂學習。提昇老人生活與生命的品質。
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的成立,目的招募社區教師及志工,提供以老年人為對象之藝術教育、旅遊學習、醫療保健、消費安全、休閒學習、家庭人際關係、生命關懷、口述歷史及資訊研習等多元學習課程,整合鄉鎮市區老人學習資源,提供社區老人便利的學習資訊連結網絡,讓老年人可以透過社區管道學習新知,並同時拓展人際關係,讓生活更快樂。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