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泳渡金廈兩岸6泳士完成試泳創舉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烈嶼報導。
點閱率:474
  「2009年金廈海域泳渡活動」昨舉行第一次試泳:兩岸6名泳士成功挑戰金廈海域。(翁碧蓮攝)

「2009年金廈海域泳渡活動」昨舉行第一次試泳:兩岸6名泳士成功挑戰金廈海域。(翁碧蓮攝)

 「2009年金廈海域泳渡活動」,將於8月15日舉行,為求慎重和安全,昨日特安排第一次試泳,來自兩岸6泳士全力挑戰這趟艱辛任務,第1位「登陸」是大陸選手林佳勇,以1小時29分23秒游完全程;另兩位台灣選手則分別以2小時10分、20分時間完成泳渡金廈創舉,過程圓滿成功,也為「泳渡金廈、永度和平」活動熱身演練。
 金廈兩門首度以官方對官方正式合辦金廈海域泳渡體育交流創舉,昨舉行第1次試泳,金門縣組立試泳隊包括選手、救生人員、水流測試專家等,是由體育場場長許換生率領,上午9時多從水頭碼頭,分乘7艘工作船出發前進廈門。試泳隊上午10時20分在檳榔嶼與大陸引導船會合,前往廈門椰風寨海灘,在11時40分開始試泳。
 參與試游選手包括台灣選手賴曉春(32歲)、倪盛琅(46歲)等2人;大陸選手有林佳勇、劉鶴翔、宋頌(女)、周洋(女)等4人。他們從椰風寨下水,經中點檳榔嶼,再轉游向小金門的雙口海灘,全部泳程約8千公尺,全程迄下午2時10分結束。此趟試游熱身演練,主要藉以瞭解金廈之間變幻莫測的海流,也適時探測泳道的安全與維護之道。
 大陸女選手宋頌、周洋在成功挑戰金廈海域時神情激動不已,她們接受記者訪問時興奮地說,泳渡金廈海域,是她們從未有過的經驗!儘管泳程太漫長、在海上感到孤單,但一點也不累!兩位大陸女選手外表十分秀麗,她們充分展現驚人體力與耐力,甫抵達終點時,立受到大家熱情掌聲喝采,也成各家電視台及平面媒體的焦點。
 來自台灣的選手倪盛琅,係2006年全國游泳分齡賽自由式冠軍、混合式第4名;他係以2小時10分游完全程,據他指出,金廈海域的海流時好時壞,變化多端,比想像複雜,一不留意,很容易被暗流帶偏賽道,但大致來說還算順利,至於,海水的水溫適當,游起來感覺很舒服,他對自己寫下歷史紀錄感到興奮。
 老家住在台東、目前在台北工作的賴曉春(32歲),曾參加鐵人三項,成績表現亮麗,泳齡14年,他係以2小時20分抵達終點,他說,他這輩子從未曾想過會從一個國家游到自己的國家,實在令他太興奮!他說,檳榔嶼四面八方的水流不穩,控制不易,身體有股被強力拉開感覺,其次,導航問題也會對時速產生誤差及影響體能。
 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對首次試泳過程十分滿意,有關雙口海灘的蚵架、軌條砦等障礙物,他表示,將會同烈嶼鄉公所協調拆除蚵架,軍方並已同意將軌條砦移除250公尺,預計在正式活動前20天執行,以確保選手安全。烈嶼鄉長林金量對活動在小金門辦理表達樂見其成態度;他也表示,將全力協助促成這件兩岸和平的喜事、好事。
 除了6名選手,昨日還動員籌備處2人、水道組2人、競賽組2人、30hpIRB動力救援橡皮艇1艘(2人)、85hpFRB動力救援膠艇1艘(3人)、150hp動力小船1艘(3人)、獨木舟2艘(1人、2人)、水試所試驗船(1組人員);人員含選手、救生人員、水流測試專家、水手等共計30多人。
 昨雖屬試泳的性質,但金、廈兩政府在金廈海域建立起三層戒護網絡│第一層:泳渡路線內層,每一位泳者都安排一艘獨木舟全程跟隨戒護;第二層:泳渡路線中層,安排水上摩托車、IRB、FRB水上救生艇機動戒護;第三層:兩岸指揮工作船艇(含救護)。三層戒護保護泳士們的安全。
 針對第一次試泳過程,據中華民國成人游泳協會總會長張新龍表示,這次參與試泳的選手都是精挑細選,首次試泳過程順利,比預定時間提早半個小時,但仍將進行檢討,第二次試泳預定7月17日實施。對參與試泳選手,工作人員在途中提供選手小黃瓜供解渴及補充維他命,保持其體力。
 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指出,試泳的目的在確定全程泳者安全路線與距離,確定水流、潮汐等水文的變化、暗礁等對泳者、救生船艇的影響,並熟悉安全警戒救護工作等,以期確保泳渡活動正式登場時能順利完成。針對整個試泳,教育局將召開會議進行檢討。
(相關新聞見二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