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憂心學生菸癮金門農工開課輔導戒菸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813
  龍芝寧:戒菸不僅是健康問題,要從全人的角度去解決學生吸菸的問題。(張建騰攝)

龍芝寧:戒菸不僅是健康問題,要從全人的角度去解決學生吸菸的問題。(張建騰攝)

 在金門農工舉辦戒菸團體師資課程中,有一位自願參加戒菸課程的學生呼出的一氧化碳(CO)濃度高達29ppm;就青少年而言,呼出CO的濃度在21ppm以上,已屬重度吸菸者。就吸菸人數的比例而言,金門農工的吸菸者,也比馬祖、澎湖還要高!
 金門縣衛生局與金門農工昨天舉辦了戒菸團體師資課程,由台北縣立積穗國中主任龍芝寧為自願參加的學生授課(約有二十位學生),並由高中職教師及國中教師參與觀摩。
 金門農工校長陳水芳在引言時表示,金門農工學生吸菸的情況,比馬祖、澎湖等離島學校的情況嚴重;藉由課程觀摩,希望教師們了解輔導戒菸的過程,以協助學生戒菸。此外,他將請學校的衛保組訂定辦法,自下學期起,因為戒菸被記大過的學生,除非參加戒菸班,否則不准銷過。他表示,有些學校甚至會把吸菸學生直接送交衛生局開罰。
 在團體戒菸課程中擔任講師的龍芝寧,是《元氣青春-青少年戒菸教育叢書》的主編之一。她在課程中調查參加學生的一氧化碳濃度檢測,結果有人竟高達29ppm。
 根據龍芝寧的說明,沒有吸菸的青少年,呼出的一氧化碳(CO)的濃度應該在5ppm以下;CO濃度介於6ppm到10ppm者,屬於輕度吸菸者;CO濃度介於11ppm到20ppm者,屬於中度吸菸者;CO濃度超出21ppm者,則為重度吸菸者。CO濃度達29ppm的學生,對尼古丁已經產生依賴。
 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的容易程度,是氧氣與血紅素結合的二百一十倍。體內一氧化碳濃度過高的結果,可能會引發動脈硬化、狹心症、血栓症等。
 在課程中,龍芝寧讓參加戒菸的學生了解吸菸的真相-吸一根菸就會吸入四千種化學物質,其中有二百種對身體有害,有四十六種確定會致癌。
 菸品在燃燒過程會產生主流菸和側流菸;側流菸因為燃燒不完全,危害是主流煙的二十倍。台灣每年有兩萬人死於菸害;近半數的台灣民眾暴露於二手菸的危害。菸中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其中尼古丁是殺蟲劑的成分之一,排油煙機所累積的油就是焦油,汽車所排的廢氣之一就是一氧化碳。
 吸菸的年齡越早,危害越大,第一個受害的人體器官是肺,菸會讓人「英雄氣短」,也可能引發肺癌-但危害還不僅只於此,吸菸還會讓人「體無完膚」-造成皮膚老化無彈性;讓人「童山濯濯」-造成毛髮掉落;讓人「望床興嘆」-造成性功能障礙;讓人成為「無齒之徒」-造成口臭,齒黃,蛀牙;造成「視而不見」-眼睛患白內障。
 在課程中,龍芝寧讓自願參與的學生說出抽菸的經驗。有一位洪姓學生是十四歲時基於好奇,開始抽第一根菸,當時的感覺還不錯;他從十五歲上癮,現在每個月要抽四包菸,一年要花二千八百八十元買菸;他通常是在無聊時抽菸;他說:我還有美好的人生,我應該不要吸菸。
 另一位洪姓學生也是十四歲時出於好奇而抽菸,但當時沒有什麼感覺;他自認並未成癮;他說,他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但問他要不要抽菸?他還是說出了:不要啊!
 有一位陳姓學生是十五歲時出於好奇開始吸菸,當時覺得吸菸的感覺很不錯;他是十六歲成癮,一年要花七千二百元買菸;父母並不知道他有吸菸的習慣;他說:我還有很長的人生,我不要吸菸。
 有一位薛姓學生是在十歲時基於好奇抽第一根菸,當時的感覺很平常;如今他一個月要抽十二、三包菸;他說他沒有什麼未來的人生,不過他還是決定不要再吸菸了。
 龍芝寧於課後與參加觀摩的教師們討論,她表示要找出吸菸的動機,才易於戒除;而且必須由建立價值觀,尋找生活目標,做好生活管理,設定團體規範等多方面下手,從全人的角度去幫助學生戒菸。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