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官民座談經貿交流議題最夯
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鄭立中所率領代表團,昨天在金城鎮長鴻飯店六樓,與金門各界代表舉行座談,金門縣長李炷烽率縣府建設、社會、交旅等各局主管與會;在座談會中,金門縣農漁會、商會、華僑協會等社團,以及馬祖前立委曹原彰、林惠官也在會中提出建議,希望藉由雙方對談,表達真正的想法和建議,盼獲得大陸中央台辦重視和採納,以獲致快速、滿意的結果,共創兩岸雙贏。
這項座談會於昨天下午五時四十分舉行,金門縣農會理事長陳國強首先在會中就金門農業發展與出路提出建議,他說,金門縣政府及相關單位輔導種植之安全蔬果農戶,其生長期間栽培管理,均符合外銷產品之控管標準,如產銷履歷資料登載、政府防檢單位查核等,成品上市復經政府食品衛生單位檢驗合格,期望這些優質產品能與大陸同胞共同分享,建議能輔導產銷班配合需求,飼養、種植符合健康衛生之產品銷往大陸。
金門地區除了金酒、貢糖特產外,陳國強也表示,金門農產加工品如酸白菜、黑蒜頭、牛肉、豬肉、安全蔬菜等,經政府單位輔導檢測,均符合標準,品質優良,期能納入減免稅賦,銷往大陸,以提高金門縣農民收益。
金門區漁會課長蔡智明提出建議,希望獲得大陸的同意,他說,為輔導金門地區養殖產業轉型與產銷,金門縣曾於2007年5月由水試所執行鑲點石斑魚試運銷廈門,其出口運送作業、通關查驗、隔離檢疫等流程尚稱順暢,但需繳交海關進口增值稅(13%)及海關進口稅(10.5%),合計23.5%稅金,造成成本提高,為提升金門縣養殖業者之競爭力,就金門運銷至廈門之魚類、漁產品等,建請檢討降低稅率。
其次,蔡智明表示,為輔導金門區漁會扮演漁產品加工推展調節之角色,已設置加工廠一處,但金門地區貨源不足,為符經濟效益,建請檢討同意由大陸福建地區藉由地區之小貨船合法試辦載運相關原料至金門加工,以增加兩岸漁產品之流通。
金門縣商業會理事長蔡天送指出,大嶝島目前為免稅特區,受限於潮水潮差關係,每天僅能停泊一航次五十噸以內船隻,進出及吞吐量受限,因應未來兩岸關係的日趨緊密,建議增加開放其他免稅區港口。
蔡天送接著表示,小三通兩岸港口規費有懸殊差距,諸如金門地區港口港務費等規費僅新台幣一千二百餘元,廈門地區則高達人民幣二千一百七十餘元,泉州地區亦高達人民幣一千六百四十餘元,差距達六至九倍,建議降低廈門及泉州地區港口規費,另兩岸客輪為方便輸運旅客,有隔夜停泊之需求,建議廈門東渡及五通碼頭能隔夜停泊。
另外,蔡天送也提出大陸仿冒猖獗,對於原創產品缺乏合法保障,再加上兩岸著作權的差異性,建議加強仿冒的取締,以保障合法產品,並建立兩岸知識產權的認證管道,以利仿冒官司之訴訟;以及金廈本是經濟產業的生活共同圈,對於金門的特產應視為金廈共同圈的一部份,建議對於金門特產減免關稅及採統一認證之檢驗、檢疫措施,簡化作業流程,便利兩岸產業互動交流。蔡天送並建議兩岸兩會在金廈成立一處行政作業中心,共同處理兩岸文書認證及經貿糾紛。
華僑協會總幹事李錫民則代表僑界對小三通到大三通,給所有僑界帶來方便來回僑居地、觀光旅遊、探親,表示感謝。他建議今後來往兩岸只憑身分證明,不要台胞證或是金馬證,直接來往兩岸,就是真的大三通了,也是全民所期望的。如果不能,建議是否可採三天免簽證,也是十分好的措施。
金沙鎮長陳昆第指出,金門馬山與大陸角嶼是兩岸最接近的地方,受東北季風影響,大陸的垃圾都漂到金沙鎮的田浦、山后民俗村、馬山一帶,希望能有效處理海漂垃圾,讓兩岸有一個美麗的海灘。其次,他也表示,希望金嶝大橋早日實現。
馬祖前立委林惠官專程從馬祖坐飛機到松山,再到金門,他代表馬祖縣長和議長力邀國台辦領導前往馬祖參訪座談;他並建議說,馬祖鄉親一致希望增加黃岐至馬祖的航線,以節省時間與金錢,共創兩岸雙贏。至於漁工的問題,希望能法制化;而且希望大陸旅客能多利用馬祖小三通,以增加對馬祖之了解及旅遊發展。
馬祖前立委曹原彰則希望台辦慎重採納金門與馬祖各界建議和意見,並大力予以促成。同時,希望爾後能多多舉辦類似的座談活動,讓雙方真正的想法得以交流,並快速獲致成果。
金門媒體也提出大陸何時能開放自由行?有沒有既定的期程?在什麼條件下能開放自由行,讓大陸旅客可以自由來台澎金馬旅遊?但未能得到台辦官員正面回答和相關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