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宜家謝宛霖柏村國小才女

柏村國小昨表揚呂宜家(前左)、謝宛霖(前右)。圖為校長翁明國(後右二)、會長謝東龍(後左一)、教師翁湘玲(後左二)、李自然(後右一)等,與學生合影。(張建騰攝)
爺爺送給孫女的小盒子,裡頭沒有黃金,沒有鑽石,只有一顆榕樹的種子;雖然種子沒有了,爺爺也沒有了,但是小盒子成了孫女床頭的百寶箱;隔代之間的祖孫情,透過這一個話匣子,可以跨越時空,無話不說,無所不容……。
柏村國小學生呂宜家把她和已故爺爺的一段真情故事寫下來,在98年度溫世仁基金會全國作文比賽(現場創作)中,獲得全國特優。
呂宜家是金門縣第一個得到溫世仁基金會作文比賽特優的國小學生,照片登上《國語日報》頭版頭條新聞;新聞也上了《聯合報》的教育版。
另外,柏村國小二年級的謝宛霖,在溫世仁基金會「書香滿校園」贈書暨徵文比賽中,則得到了優等獎;謝宛霖寫的是《不守時的小公雞》的讀書心得。
校長翁明國表示,從初賽到複賽,這兩個獎,都是萬中取一的殊榮。他們的指導老師為李自然和翁湘玲。
呂宜家已於六月廿七日,在台北舉辦的頒獎典禮中,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前教育部長)頒發獎狀;昨天(六月廿九日),柏村國小利用週會時間,又再表揚一次,由校長翁明國說明得獎的可貴,並由家長會長謝東龍致贈獎金給她;另外,謝宛霖也從自己的父親-謝東龍手中,再獲得一次榮耀。
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紀念企業家溫世仁;他生前曾在窮鄉僻壤推動「千鄉萬才」優秀軟體人才培訓計畫,希望把中國西部由農業時代,越過工業時代,直接跨入資訊科技的知識經濟時代。
溫世仁基金會作文比賽決賽時共有兩千人分別於全國十一區同時進行現場寫作。國小中年級組的作文題目為「我的百寶箱」。呂宜家表示,比賽時,她腦中原本一片空白;看到題目是百寶箱,她直接想到的是今年才過世的爺爺,因此就把爺爺送給她的小盒子寫出來,希望用這篇文章來紀念天堂上的爺爺。
呂宜家表示,她還記得她的結尾是這麼寫的:「我的百寶箱中,沒有黃金,也沒有鑽石,但卻藏著童年的回憶和可貴的-愛」。這一段話,同時被《國語日報》及《聯合報》當成新聞的導言。
呂宜家五歲時,他的爺爺送她一個小盒子當作生日禮物;裡面放了一顆榕樹子。榕樹子種活了卻遭拔除,爺爺後來也過世了,這些都令她難過;但是,她把小盒子放在床邊,所有喜怒哀樂,都可以把它當成話匣子,說給爺爺聽……。
謝宛霖在《不守時的小公雞》讀後感中的最後一段寫道:「守時是大家倡導的好習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將自己的毛病改掉,使自己的壞習慣變成……好習慣,大家一起來做個守時、人人稱棒的乖小孩吧!」
柏村國小校長翁明國表示,溫世仁基金會作文比賽,特優獎全國只有六人獲得(國小投稿總件數為6,693件,參加決賽人數為2,000人;25縣市中,共141人得獎);「書香滿校園」徵文比賽的特優獎只有三名、優等只有五名(國小總收件數為1,446件;48校中,共有74人得獎);呂宜家和謝宛霖的表現是非常難得的!
翁明國表示,在寫作的培養上,柏村國小規劃有作文高手的練習,並獎勵課外閱讀及投稿。
柏村國小教務組長李麗雯表示,呂宜家的作文真情流露,強過其他只有好文筆的作品;指導老師翁湘玲表示,呂宜家心思細膩,感情豐富,從寫作找到心靈的出口-傷心、難過、開心、喜悅,都可由此抒發。
溫世仁基金會給呂宜家的評語是:「作者驅遣文字貼切又自然,表達能力甚強大。全文看似敘述一段平靜又古老的記憶,山窮水盡,卻又翻騰出另一視野,頗有柳暗花明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