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搶救烏坵名產李縣長籲動起來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縣府報導。
點閱率:828

烏坵鄉民的生活大不易!烏坵鄉僅存的名產—「紫菜」,是既艱辛又克難的經濟來源,沒有觀光客的烏坵,紫菜採收後能賣誰?就是那些放假要返回台灣的阿兵哥們回家前帶點伴手禮。目前駐軍人數減少,紫菜銷售量直直落,引起金門縣長李炷烽嚴重關切,將協助打通紫菜之行銷及通路,保障偏遠鄉民基本生存權利。
另小坵島上,因礙於兩岸局勢發展及經濟發展規模,導致居民賴以生存之房舍,目前因年久破損無建材及相關機具可供修護之困境,李縣長也疾呼建請中央政府訂定協(補)助措施,以保障偏遠地區居民之基本生存權利。據了解,蓮花颱風侵襲,因風雨太大,小坵村居民房子老舊,當晚有9位民眾撤離家園,被安置在小坵文康活動中心。
烏坵地處我國東南疆福建沿海,分大坵、小坵二嶼,總面積1.2平方公里。扼興化、湄洲二灣,瞰海峽南北交通,西元1874年英人漢德森在此建燈塔,以為往來福夏海域之商船導航。行政區原隸福建省莆田縣,民國43年設烏坵鄉,劃歸金門縣督政。
據烏坵鄉長指出,鳥坵嶼山形單薄,土地貧瘠,全島海岸岩石遍佈,櫛比鱗次,氣宇非凡,孕育了豐富的特產烏坵紫菜。烏坵居民每年農曆八月間,燒螺殼成灰,撒佈岸邊岩石。經過潔淨冷澈海水數月之滋養,至翌年三月便行採摘,洗滌,曝曬,製成美味可口的烏坵紫菜。
烏坵鄉紫菜純淨自然,風味絕佳,較一般養殖之紫菜葉片厚,口感佳,不論自用或饋贈親友,都是最佳健康禮物;不過,據陳鄉長說,因濕紫菜貯存不易,早先皆經乾燥後包裝處理,並以販售當地駐軍為最大宗,然目前因駐軍人數減少,銷售情形已大不如昔,致居民生活更倍感艱辛。
針對目前烏坵鄉的紫菜銷路不佳,李縣長相當關心,已要求縣府團隊發起「搶救行動」,這項搶救計畫將配合本縣目前推動安全農業計畫,每週六上午於金城鎮總兵署前廣場辦理巿集活動中協助烏坵紫菜販售,有關販售相關細節,建設局積極與烏坵鄉公所協調中。
除此,據縣府建設局表示,另已協請本縣公務員工消費合作社配合促銷烏坵紫菜,同時,配合本縣參加台北美食節活動,已電請陳鄉長準備紫菜數百盒,屆時於活動中大力協助銷售,可望多管齊下,為烏坵鄉紫菜打出一條通路,也保障居民生存權利。
李縣長鼓勵愛好健康的消費者踴躍購買烏坵鄉紫菜,烏坵鄉野生紫菜生長於絕無污染之海岸岩石上,富含多種維他命群如菸鹼酸,葉酸,硫辛酸,膽鹼,生物素,肌醇類,胡蘿蔔素及多種礦物質。其蛋白質易於被消化,烏坵的紫菜可以說是上天恩賜島民的美味珍餚。
據了解,烏坵紫菜的特菜就是煮不爛,吃起來會有脆脆的口感,烹調紫菜蛋花湯、貢丸湯、餛飩湯等等,不管煮什麼湯都加一點紫菜,抑是泡麵時加一小搓烏坵紫菜,再打一顆雞蛋及沖入熱開水,立變成一碗高級料理;另包水餃的餡料中再拌入烏坵紫菜煮出來的水餃真是人間美味,其料調十分方便,最重要是健康又有營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