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金門應爭取成為國際自由市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張亞中,昨以「如何讓金門偉大」為題,向金門縣政府課長級及縣府所屬機關主官(管)演講時,強調金門要有怎樣的發展,金門人的格局決定自己的結局。因此,只要金門人團結有共識,大家一心一德努力,就能以兩年時間來爭取成為國際自由市,以六年時間邀請全球共同建設金門。
金門縣政府昨日上午十時邀請台灣大學教授張亞中,在縣政府多媒體簡報室作「思想革命、思想解放」的震撼式專題演講時,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以及縣府課長(技正)以上人員、縣府所屬二級機關主官(管)等,及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清正等,計百餘人出席參加,聆聽張亞中有備而來,對金門未來深入透視與剖析,共同找尋金門定位與發展。
張亞中指出,金門只要走對方向,沒有理由不能偉大。而金門要成為偉大城市,就要讓自己富有起來擁有財富,庇佑子孫,創造一個永續發展的金門,並佈施他人,讓全球謀利。並因此受人尊敬,為人類帶來和平與繁榮。
在論述中,張亞中也對於金門要成為誰的門?是認為一般人想法都覺得,金門是台灣的門,現在走向變成交通之門(小三通),但這只是讓金門走向小門、天門之路,其實,金門是兩岸共有之門,但應朝變成通往世界之門努力,才是金門最高目標。
張亞中也指出,金門處在兩岸幾萬個島嶼中,何其有幸是最具知名度的一個島嶼之一,這樣的無形資產,足讓金門變成國際性城市,金門雖歸屬台灣之島,但座標應放在全球,讓金門成為中國人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人之門。
有關金門要不要獨立議題,張亞中認為,不需要。他指出,客觀上,兩岸政府不容許,實際上也沒必要。因此,有時講講氣話還可以。他也對於一九九○年台灣進行民主內戰,談到大家都在打混,誰還會管金門問題,是認為金門要跟著別人走,腳步總會跟不上,應思考讓世界享有金門,金門就擁有世界;讓世界擁有金門,金門就享有世界。因此,金門要開大門、走大路,未來縣長參選人也要有共同政見,像金廈大橋就可向民間募款,找世界級建橋師設計,以「兵臨城下」推動的方式先做,最後一顆卯釘就等中央同意可以卸下了。
他也以金門只要凝聚共識,就可先向台北國會遊說通過決議,讓金門成為國際自由市,再邀全球來建設金門。至於博奕產業,張亞中覺得金門不必殺雞取卵,要發展可以,但不能當成發展的全部。
張亞中也指出,金門應該透過國際自由市,讓金門成為五大自由流通的東亞運籌中心。而金門有足夠的客觀自然景觀條件,讓金門成為國際性的娛樂與休閒中心。他並希望現任的縣長或未來的新縣長,可以首先成立一個「金門發展委員會」,以申請聯合國認可金門為國際自由市與規劃未來發展為目標。該委員會可以邀請兩岸共有的外交、兩岸、經濟、人文、都市規劃等人才共同組成。在時間規劃上,以兩年爭取金門「申聯」成為國際自由市,以六年時間邀請全球政府、跨國企業、知名大學共同參與金門的建設。並衷心期望,金門不再是離島,而是屬於全球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