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先開放陸勞王如玄未同意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如玄提出開放大陸勞工由金門先試先行的建議,讓滯留大陸鄉親返金從事看護工;不過,王如玄表示,站在保護本國勞工權益基本立場上,目前仍不開放陸勞來台工作,且與現行政策不符。
行政院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昨天上午十一時四十分許,在縣府社會局長許乃權和相關人員陪同,抵縣府拜會李縣長;在拜會中,李縣長當面提出開放陸勞以金門作為互信合作先試先行區,以外島當試點,局部實施,自然不影響台灣勞工權益的建議。
李縣長表示,金門高齡人口很多,子女都在台灣工作,不得已才請外勞照顧長輩,經一年多相處慢慢熟悉,但語言還是一知半解,出現叫她煮開水可能去煮飯的狀況發生;而且,來金外勞有的已結婚,有先生有孩子,一方面對當事人權益是一種很大傷害,二方面對台灣治安會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李縣長指出,台灣怕外勞來了不去做本來工作,溜走去做其他工作。反之,金門環境單純,能有效管理;試想不請外勞,只請滯留大陸金門鄉親,尤其是現在僱用外勞最低工資每月要花新台幣一萬七千二百多元,如果金門能避開就業服務法,僱用大陸鄉親取代,只要月付六千元即可,可以減少僱用看護家庭負擔。另一方面,他們來了之後,體會我們的自由民主,回去之後都會幫助大陸改變,是一種付加價值。
李縣長說,之前曾跟前福建省主席陳景峻提到開放問題,他說陳景峻說以前都沒想到,且認為是可行;現在馬總統說陸勞絕不可以來,但可在三十幾萬外勞總額不增加情況下,能有一半的陸勞,試看到底是陸勞好、還是外勞好,誰的生產率高、社會問題少,金門可作為一個互助合作、先試先行區。
李縣長表示,金門僱請外籍勞工擔任看護工有三百七十幾個人,一個月一個人少一萬多塊錢,一個月少五百萬元,一年就節省六千萬元;金門國民所得較台灣為少,也是一種減輕支出,造就增加收入,所以在原則還是有例外,原則只是一種宣示,例外是實事求是。
對於李縣長的提議,王如玄表示,金門滯留大陸鄉親應來台取得身分,或是取得有別於一般大陸人士的身分,從這個地方來著手比較能解套,取得工作機會;如果是單純一般大陸民眾身分來台工作,是一個茲事體大、必需慎重考慮的議題。
另外,李縣長也表示,金門勞保服務品質很好,目前有一萬五千多個加保;目前,就業服務站也扮演職業訓練角色,且有績效。建議就業服務站人事能法制化。
李縣長表示,希望配合金門農工職校加強辦理職訓,以利金門子弟增加一技之長。王如玄表示,基本上勞委會對於職訓非常重視,尤其金融海嘯發生當中,下一波勞委會的政策,就是加強職業訓練,如果金門需要何種職業訓練,對金門在地朋友有幫助,都非常願意來配合辦理。
金門縣促進弱勢族群就業具體作法,今年編列臨時工三百名(編列預算六千五百七十三萬元),其中一百名保留給弱勢族群就業,身心障礙者進用八十人。另外,也編列以工代賑一百四十七人(編列預算二千三百一十五萬元)。王如玄說,她聽了之後感到很訝異,李縣長對弱勢族群就業是那麼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