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海灘水噹噹休閒玩樂好去處

戲水、玩沙、挖花蛤是健康陽光的海灘休閒活動,不過,仍需注意安全、水質狀況,以及防護紫外線傷害等。(莊煥寧攝)
暑假期間,下午四時以後在金門南海岸后湖海灘,天天可以看到民眾及遊客前往戲水、玩沙、挖花蛤、撿貝殼,享受海天一色的景象,根據環保署十二日至十三日公布的海灘水質監測結果,本縣后湖海灘與台省福隆等九處海灘均為優良等級,這也讓民眾前往享受陽光、碧海、微風下的海灘休閒之樂趣時更為安心。
環保局指出,環保署針對全國十幾處海灘水質,進行採樣監測作業,並公布監測結果,尤其七、八月暑期游泳旺季,每週採樣一次,但離島金門、馬祖部分,限於班機因素,頻率為每兩週執行一次。監測結果分析,以大腸桿菌群為主要判定依據。適合游泳之水質,應符合甲類海域海洋環境品質標準(即大腸桿菌群的菌落數為1000 CFU/100mL以下),就水質適合游泳之海灘水質,再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耐鹽性高的腸球菌群作為指標,分為「優良、普通」等2個等級,作為民眾前往休憩娛樂時參考。根據環保署12日至13日公布的海灘水質監測結果,后湖與台省福隆、新金山、白沙灣、通霄、西子灣、旗津、墾丁跳石、杉原等9處海灘均為優良等級,也讓前往戲水玩沙的遊客與民眾更安心。
環保局指出,大腸桿菌群為環境水質常用之生物指標,一般而言對人體並無危害,因為存活於自然環境之時間較致病菌為長,當大腸桿菌群數量很低時,通常表示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數量更低,對人體健康之風險相對較小;反之,則風險較大。即使水質狀況良好,在野外公眾場所戲水仍有風險,所以,當身上有傷口或健康情形不佳時,建議不要泡海水或游泳。
暑假已開始,戲水人潮逐漸增加,下午三、四點以後在風景秀麗、海沙白細的后湖沙灘,遊客以及本地民眾前往該區域休憩,玩水踏浪、挖花蛤(俗稱沙碎、又稱白金蛤,味道鮮美),體驗金門海灘之美與海濱休閒之樂。
環保局表示,根據環保署紫外線監測資料顯示,近幾天來夏季紫外線常達過量級甚至危險級,加上水面反射而加強海域之紫外線強度,也提醒民眾前往海灘戲水時,仍需特別注意安全、水質狀況,以及防護紫外線傷害,確保海灘戲水安全與健康。民眾可隨時留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及預報網站,網址:http://taqm.epa.gov.tw/taqm。出外做好防曬保濕措施,採用適當物理性防護措施,如衣服、帽子、遮陽傘及太陽眼鏡、塗抹適當的防曬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