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台寶塔周遭文化局將加強清潔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495

位於金城鎮古城里南磐山嘯臥亭北側文台寶塔,現列為國家二級古蹟,長年來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駐足瞻仰,日前有民眾反映該景點周圍環境髒亂,影響觀瞻。負責古蹟清潔維護的文化局表示,該處古蹟有派員定期維護,將加強巡視要求落實清潔工作維護。
針對有民眾反映該景點周圍環境髒亂,影響觀瞻。經深入了解負責維護相關單位是金管處及文化局。金管處表示,金城鎮古城里古城牆及文台寶塔權責劃分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範圍,屬金管處列管地區,但是文台寶塔經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依權責分配由文化局來負責該處的清潔維護工作,目前金管處只負責古城牆周圍的植栽與維護工作,附近古蹟都由文化局雇工來維護。
負責古蹟清潔維護的文化局表示,該處古蹟經列為國家二級古蹟,每年前來觀光的遊客如織,對於古蹟清潔維護工作,文化局有雇用臨時人員及以工代賑定期做好清潔工作及環境維護,未來將加強巡視要求落實清潔工作維護。文化局也希望該處屬於金管處管轄權責範圍,金管處人力資源充沛,未來能由金管處接管來負責清潔維護工作。
 據了解,位於金城鎮古城里南磐山嘯臥亭北側的文台寶塔,是一座花崗石砌成的五層實心塔。是明朝江夏侯周德興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所建,距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當時是一座航海指標,如現今燈塔一樣功用。寶塔背面有一魁星踢斗的浮雕,據說是有辟邪鎮災之效。寶塔平面呈六角形,基座以上共分五層,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鎮以矛尖寶頂。其間雖經共軍連年砲擊,依然屹立無恙,實為自然奇蹟。
 民國五十六年夏,縣府撥款洽由兵工重修,並築有扶梯,直達塔基磐石。登臨其上,極目海天,波濤壯闊,洵為大觀。民國47年823砲戰也差點被燬,國軍為防範共軍以文台寶塔做為修正砲彈發射距離的標竿,曾要將寶塔炸毀,所幸五發雷管,僅有兩發引爆,古塔幸運逃過一劫。
民國54年10月間,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到金門視察防務,在作軍事和政治多項指示中,特別提到文台寶台的道路環境應予整修,並重劃土地,使成為風景區,奠定了今天的規模,民國88年金門縣政府再度斥資整修,連同比鄰的第二級古蹟虛江嘯臥碣群及金門城,成為到訪金門遊客探討明代金門風采的景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