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灘地上活化石鱟解說有人氣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休閒農漁業促進會承辦的「鱟保育解說活動」昨日展開,吸引五十多位民眾到場參與,共同關心、保育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鱟」。
鱟保育解說活動於昨日上午九時許在建功嶼誠實堡展開,包括縣府文化局課長周祥敏、浯江溪巡守隊隊長洪德舜等人都到場出任講師,跟民眾暢談鱟的保育。
周祥敏在介紹社區營造在地化時指出,會舉辦這樣的活動,期盼以社區營造為核心,藉由在地居民的共同參與,透過社區營造推動,提升在地認同的情感,激發社區意識,共同為金門這塊土地努力,建構金門文化力,創造金門在地文化特色,以帶動地方文化與經濟發展。
對鱟相當有研究與感情的洪德舜則導覽鱟的生態與保育,他說,「鱟」為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又稱做「馬蹄蟹」,其祖先早在四億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被動物學界稱為「灘地上活化石」。由於外形像鋼盔、又是雌雄成對出現,因此,金門人暱稱為「鋼盔魚」、「鴛鴦魚」。
金門縣文化局說,鱟保育解說活動,從即日起至九月三十日止,每逢週六、週日的退潮時間,將由浯江溪鱟巡守隊員在建功嶼海域提供解說服務,希望讓遊客重視生態保育,不分你我大家都來保育灘地上的活化石「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