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人定勝天﹖順天應人﹗─面對現實﹐移民海外吧﹗/傅崑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91

電視上不斷播放的臺灣災民面對洪水與土石流的畫面,悲慘,令人不忍,讓我突然想起了呂秀蓮。
我對於呂秀蓮並無特別的印象。但是,在她擔任副總統任內講過兩句話,讓我終身難忘:第一句話:作為一個現代民選公僕,一名知識份子,她曾說,她總是時時以「天下蒼生」為念│真是封建八股之至。第二句話:作為天天大喊愛臺灣的「傻台獨」分子,她曾經在一次嚴重的颱風泥石流之後公開說,這些居民應該遷居;甚至曾經表示部分的臺灣人民應該要移民到海外去│這個台獨分子其實「並不很傻」。
多年前,筆者曾經獲得亞太文化合作基金會的資助,前往日本和韓國,仔細而深入地研究了他們的對外移民政策;並且在返國的考察報告中,建議臺灣政府當局要認真積極地推動對外移民。理由很簡單,臺灣地狹人稠,堪稱世界第一。臺灣廣泛高聳的山區地質條件,尤其年輕而不穩定。不大量有計劃地移民海外,臺灣就必須面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地質災難、氣候災難,以及城市污染、犯罪、缺水和超高房價;而有計劃的海外移民,可以為人民帶來更大的幸福。
當然啦!就和呂秀蓮的說法立刻受到眾多愛臺灣人士的大聲非難一樣,筆者的小小意見,似乎也從來不曾受到政府的正眼對待。
現在,隨著地球暖化與人口增長的影響,臺灣的自然災害已經日愈嚴重。政府實在應該認真考慮推展有計劃移民海外的政策,儘早協助居住在危險地帶的人民,集體遷徙到世界上其他需要人力,且適合新移民發展的地方去。
長久以來,人類一向以「人定勝天」為惕勵自強的標竿信仰。但是,隨著人類智慧的增長,現在的科學家已經不再支持這樣的價值標準,而是以「順應自然」作為新的環境準則。
1987年筆者前往南太平洋小島國家馬紹爾群島首府馬朱若訪問,與當地的總統府秘書長奧斯卡‧迪布魯姆暢談經濟發展與國家前途等大道理。
談話快要結束時,奧斯卡先生搖搖頭說:「傅先生,您所說的都只是『美元經濟』。你要知道,我們還有傳統意義下的『經濟』。那不是可以用美元計算的『經濟』。上天賜給我們無數的椰子樹和魚,我們有一千多種使用這些天然資源的法子。我們還想讓我們的子孫繼續享受這些天賜的遺產與生活方式。只不過,這件事的確是越來越難了。」
奧斯卡先生隨即起身,從隔壁的小書房取出一方針織布飾物。
「這是我小孫女在學校做勞作的成果;她送給我作為一個生日禮物。」其上寫道:「感謝上帝賜給我的一切,包括我所能改變的,以及不能改變的一切;以及那使我能夠分辨以上兩者的智慧。」
筆者猶如被雷擊一般,登時啞口無言。在震驚中,突然悟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人生道理。我們是多麼地自以為是啊!對於這些遠處於數千米深大洋中的渺小群島國家而言,哪有甚麼「人定勝天」的神話,只有「順天應人」的求生之道,以及那絕對值得我們尊重的「活著的樂趣」。
我誠懇地祝福那些在地球暖化過程中,正在水平面上掙扎求生的島嶼人民。也深切希望我們的政府,面對現實,開始認真、積極地推展臺灣的人口遷徙政策吧!
(附帶一提,十多年以後,筆者再度訪問馬朱若時,奧斯卡先生已經故去。筆者與當地友人談及這段陳年往事與自己深刻的感受,座中一名女子突然憂傷地說:「我就是那個小孫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