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教育是快樂有希望的承擔
教育是快樂的承擔,是有希望的承擔! 金門縣九十八名正式及代理教師、二十四名國中、國小增置教師,昨天在金湖國中接受職前研習,為期兩天。
在研習的開幕式中,金門縣長李炷烽期勉教師們全新開始,全神投入,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為學生,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
他表示,金門縣政府在教育支出上向來不曾吝嗇,視之為快樂的承擔,有希望的承擔!
教育局長李再杭勉勵新進教師們要多聽,多看,多觀察;在教學上一定要兼顧多元、創意、適性發展,把每一個學生帶上來;把金門的教育做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強。此外,他還強調e化(數位化)的能力;他還表示,金門縣政府將會配給各校教師,每人一部手提電腦。
這一教師職前研習,主要的目的是要協助新進正式教師、代理教師、增置專長教師瞭解金門縣教育政策的內涵,熟悉教學理論與實務,熟悉班級經營與管理,並能用各學習領域的教材教法;期能儘早適應未來的教師生涯,發揮個人潛能,協助校務運作。
研習活動的主辦單位是金門縣政府教育局,承辦單位是金門縣國教輔導團和金湖國中。開幕式是由金門縣長李炷烽、教育局長李再杭、金湖國中校長吳啟騰共同主持。
在第一天(八月二十五日)的課程,安排金門縣長李炷烽以金門教育領航為題,發表談話,並由教育局長李再杭說明金門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由教育局督學陳清纓主講「校園正向管教」;由金寧中小學校長許維民主講「班級經營與輔導」;由開瑄國小校長李錫南主講「中小學學生心理發展與輔導」。
在第二天(八月二十六日)的課程中,由各國教輔導團介紹各領域的教材教法。
李炷烽認為研習活動還有一個附加的功能,那就是交流互動;他希望透過互相認識,未來有機會多接觸,進而結成伴侶。
他說:「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如果因為不婚或少子化,學生數越來越少,教師的工作也會不保。
他希望新進教師們,要多去造訪其他學校,認識其他學校;在金門,只要騎腳踏車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不然還有免費公車可搭;相較之下,過去的金門,外出的行動就困難得多了,因為早期不但交通不便,連機車都因為總額管制的緣故,牌照比機車還貴。李炷烽還向教師們說明,在教育上,金門雖然有城鄉之分,卻沒資源差距;他希望教育同仁努力讓教育品質達到均質,讓家長和學生不必捨近求遠,不必集中到巿區的大學校。
教育是國家之本,不過,李炷烽認為選舉選出的政府,或是沒有遠見的政治人物,投資教育往往並不是很積極;就連選民在選擇上,也寧可把五元社福預算放進自己的口袋裡,而不是把十元用到子女的教育投資上。
他表示,金門縣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資向來是不吝嗇的,往年在一年約一百億的歲出中,教育支出(含文化建設)佔了二十六億,大約是四分之一。金門地區的家長,送一名子女上學,好像只需交一、二百元,但是縣政府對每一個學生,一年的教育投資,平均是二十五萬;有些偏遠學校會高達四十萬元。如果一家有三個女上學,等於賺到了一百萬;反過來想,家裡若沒有子女上學,等於白白虧一百萬。這樣的教育投資,李炷烽認為是一種快樂的承擔,也是有希望的承擔;他希望新進教師能讓家長們了解。
此外,他還要新進教師加強對外籍配偶家庭的聯繫。他表示,金門縣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夫婦中的一半是由外籍配偶組成;其中有三分之二新移民來自大陸。他希望教師們藉親子共學,讓外配父母變成教師的助力。
李炷烽在結語中表示,教育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業,無法投機!教師們的表現如果能視學生如已出,點點滴滴都會留在學生的心頭;如果教師們把學生當成謀生的對象,彼此之間,就會變得現實,沒有情感。他希望教師們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在全新開始時,全神投入,為彼此找對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