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縣藝文團隊今赴泉州參加首屆海峽戲劇展
本縣演藝團隊首次正式登陸匯演!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今日上午將親自率領金門藝文團隊,經由小三通方式前往泉州的石井港,參加泉州首屆海峽戲劇交流展-「金門之夜」文藝晚會的演出,演出的團體有合作劇團及金門音樂藝文交流協會,由於是地區劇團首次應邀登陸演出,預料將掀起一陣熱潮。
當金門的風獅爺遇見泉州的東西石塔,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金門藝文團隊此次應邀來到了刺桐城-泉州,參加第四屆福建藝術節泉州分場活動,泉州首屆海峽戲劇交流展,當晚還將有名為「金門之夜」的文藝晚會演出,盛況可期,也為兩岸文化交流邁向另一璀璨新頁。
當晚的節目,首先將安排頗受好評的「風獅爺兒童劇」,故事大概是敘述金門的村民阿福、阿貴及小香,受到風怪的侵擾,還好有「叮噹」風獅爺的保護,得以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緊接的是主持人與泉州朋友的台上與台下互動,最後是邀請泉州的朋友上台與風獅爺共跳風獅爺舞蹈。
後續搖滾樂演出的曲目有浪花戀曲、溫柔的寂寞、金門少年家、我家隔壁是賭場、Angel、台客與土狗、Stand by me、憂愁、Can,t take my eyes of you、再出發等。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合作劇團(AO Troupe)以兒童戲劇製作原則並結合地方文史資料,促使其故事化、小說化、劇本化,活化文史資料,並結合文史工作者參與劇本撰寫,培力社區劇場師資以協助社區居民組織劇團及場景佈置與工作能力。
所推出的金門在地故事劇│風獅爺之舞(Wind Lion Dance),其中的故事主角「風獅爺」又稱為「風獅」、「石獅公」或「石獅爺」,造型由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獅子是百獸之王,自漢朝引進獅子之後,獅子的形象就被用作辟邪招福的辟邪物。金門由於風害嚴重,居民自清朝時期開始,便有設立鎮風的辟邪物來鎮風驅邪,而金門最多的鎮風辟邪物就是風獅爺。
金門音樂藝文交流協會為在地藝文團體,由愛好音樂人士組成,表演以現代搖滾樂為主。默默地為搖滾樂執著,編織著音樂夢,等待有心人的青睞,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文化局李錫隆局長表示,此次是應大陸的邀請,前往泉州進行演出,機會相當難得,期盼可以透過交流,讓兩岸的文化有更深一層交融。
李錫隆也提到,要創造出獨樹一格的觀光魅力,就要有吸引人的故事。金門社會充滿活力,如果能將社區生活經驗,民俗風情、文化資產、產業發展、生態多樣性等種種故事,透過社區居民調查及轉化,以共同創作方式,發展出以在地故事為底本的社區劇場、社區劇本、社區紀錄及社區繪本等等,透過居民的寫作、述說、演出,不僅能使社區的記憶世代流傳,更增添金門文化觀光的獨特性。此次特別帶領社區劇團走出金門島,來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鯉城,透過金門的劇場行銷金門文化,進而提升大陸觀光之文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