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局出版「胡璉將軍與金門」一書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483

配合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的前夕,金門縣文化局最近出版「胡璉將軍與金門」一書,由胡璉將軍的舊屬溫仕忠所撰寫,該書忠誠記載胡璉一生功業,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胡璉將軍與金門」一書,共分十二章,首章揭開胡璉將軍出生序幕,次而投考黃埔軍校、參與救國救民事業,再而率部參與金門大捷,鞏固戰地堡壘,建設金門,以及出使越南,逝世後遺囑葬在金門海域,其功在國家,關懷鄉梓,深為金門百姓感念與推崇。
該書還詳盡紀錄胡璉將軍與金門的特殊情緣,書本厚達二百三十多頁,當中除了有詳盡的史實記載外,也有不少難得的歷史相片,讓人回憶當年的艱辛歲月。
 胡璉將軍陝西華縣世族,出身黃埔四期,一生戎馬,允文允武,於國家動盪中獻上心力,自民國十六年參與北伐諸役起,終其一生,即以維護國祚為職志。
溫仕忠就提到,他常讀胡璉將軍的〈不逾矩集〉、〈泛論古寧頭之戰〉、〈金門憶舊〉、〈出使越南記〉諸書,對將軍一生戎馬,無論治軍理民,忠公體國,公而忘家,誠為中國現代將領中,既文能武,有儒將之風,獨俱弘毅風範,留為後人所敬仰。
溫仕忠進一步表示,胡璉將軍綰綬金門軍政兩任六年,初期以軍事為重,「人人納入組織、個個都能戰鬥」秉持前人事蹟,化荒坵為樂土,積極建設金門,其施政作為以「精兵」、「簡政」、「厚生」、「宏教」為遠大目標,建設金門為三民主義模範縣,實現民有、民治、民享政治理念,軍民同受福澤,將軍被民眾譽為「現代恩主公」,將軍身故後,海葬水頭碼頭港水域,證諸將軍生平對金門之眷愛,他特別將其畢生豐功偉業,撰成專集,〈胡璉將軍與金門〉一書。
胡璉將軍畢生豐功偉業,大小數十戰,沙場用命建功,屢獲勳績。尤其防衛金門主管軍政兩任六年,率領十三萬居民胼手胝足,開疆闢土「化荒坵為樂土」,建設金門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縣,福國利民,以金門作為反攻跳板,金門有今日之成就,繁榮進步,實乃胡將軍立下深厚之根基。故將軍對金門各項建設,分章紀述,以體驗當年軍民之艱辛。歷任司令官,按圖索驥,完成各種建設,功不可沒。
縣長李炷烽也特別為此書寫序,『「金門歷任無數戰役,所幸在胡璉將軍於二次戰役期間│三十八年十月起至四十三年六月及四十六年七月起至四十七年十一月止,前後六年,兩度擔任金門防衛司令官,期間率領軍民歷經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確保台海安定,任內更以其優越之政治遠見,戮力於金門建設,諸如興學、造林綠化、闢建公路、興修水利、創設酒廠等富縣裕民之舉措。擘畫金門百年大計,奠定金門發展基石,徹底改變金門貧窮的命運,貢獻殊偉,百姓咸尊稱「金門現代恩主公」,用以嘉許其對金門之功勳,直比「開浯恩主」唐代牧馬侯陳淵。」』
 文化局長李錫隆也表示,金門成為戰地時,率部參與古寧頭大戰的胡璉將軍奉命固守金門,接掌戰地防務,兼福建省主席。將軍前後主管金門軍政兩任六年,施行戰地政務,投入戰場經營,建設金門成為堅強堡壘,軍民一家,百姓感其恩德,奉為金門現代恩主公,金門人常尊稱胡璉將軍為「我們的司令官」。
作者溫仕忠先生,廣東省博羅縣人,為胡璉將軍舊屬,服務於十二兵團十九軍四十三師,參與金門古寧頭大戰等重要戰役,戰後並任職金門縣政府等單位,參與地方建設工作,為民服務,勞心勞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