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陳鴻銘分享「如何和孩子對話」撇步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538

 「談天談地通通談、說說自己說說他、講講過去講未來」!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昨日上午在文化局會議室辦理一場「親職教育講座」,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講師陳鴻銘分享「如何和孩子對話」時,告訴到場聆聽的家長要營造好的對話氣氛與情境、傾聽孩子怎麼說、慢慢說給他聽,並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良好的學習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昨日上午十時起在文化局會議室辦理一場「親職教育講座」,由教育局長李再杭主持、教育局課長許能麗,及近百名家長親子到場聆聽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講師陳鴻銘分享「如何和孩子對話」,從中瞭解為什麼要與孩子談話?和孩子談些什麼?如何和孩子談?又在提問與聆聽中有何技巧? 
 教育局長李再杭指出,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從七月至十一月份陸續辦理五場「親職教育系列講座」,期望透過一系列的親職、子職、兩性、婚姻、倫理、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講座,協助增進父母職能、子女本份、性別知能、夫妻關係、家族成員相互尊重及關懷、家庭各類資源運用及管理之教育活動,提升教養子女的有效方法,培養子女養成良好的品德及生活習慣,增進家人、手足關係,營造健康家庭。 
 他也介紹陳鴻銘講師是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兒童思維教育專家,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的資深講師,也是教育研究院、各地教育及文化局研習講師,擅長和小朋友玩觀念、玩思考、玩哲學。 
 昨日在二個鐘頭的講座當中,陳鴻銘老師告訴到場的家長「如何和孩子對話」,他說,為什麼要與孩子談話?因為可以幫助孩子語言發展,豐富孩子生活經驗、滋潤親子關係、增進孩子思考邏輯。至於該和孩子談些什麼?他認為,談天談地通通談,說說自己說說他、講講過去講未來,同時要能掌握與孩子對談時的提問聆聽技巧,因為父母親許多思考邏輯是會影響孩子的。
 在講座中,有的家長也針對「孩子好動,跌跌撞撞、爬高爬低,如何教導?」、「親子間對問題的爭辯、孩子間的爭吵如何處理?」、「童言童語(我生氣了!)的意涵及如何面對?」、「不同個性孩子如何來施教?」等等提問。 
 陳鴻銘也幽默地分享他與孩子相處時的經驗,並舉例說明各種父母親可以採行的方式。他也指出,有時候孩子之間的爭執也是一種學習,他們間也有一套解決問題的機制,父母不宜介入太多。 
 許能麗課長指出,在變遷的社會中,父母都需要學習,除了昨日的精彩講座外,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將在文化局三樓會議室接續辦理三場「親職教育系列講座」,其中,九月十九日下午二時由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德聰主講「許孩子一個未來-管教子女的新觀念」;十月三十一日下午二時由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吳娟瑜主講「家庭翹翹板│男人/女人的平衡點?」;十一月十四日下午二時由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饒夢霞主講,講題「單身不錯!結婚更好」。屆時歡迎為人父母者一起來報名參加,幫助孩子成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