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民眾昨虔誠祭拜
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舊稱七月半,中元普渡。地區各家戶依傳統習俗於下午四時過後,陸續在各家(店)門前擺桌,備上豐盛的祭品和金箔拜門口,宴饗「好兄弟」,祈求家人平安,許多機關團體也不免俗,流露出傳統的民風。民間習俗,每年的農曆七月大開鬼門,讓眾鬼回到陽間,為了求平安,從七月一日起,家家戶戶準備供品,祭祀這些無家可歸的「好兄弟」,到七月十五日活動達到高潮,舉行「普渡」的祭儀,來超渡無主亡魂,早登極樂世界。昨逢農曆七月十五日,地區各家戶依傳統習俗,準備豐盛的祭品祭拜「好兄弟」,傳統民俗祭典普遍深存各村里角落,鞭炮聲響不絕,也為「鬼月」的民俗活動,再掀起濃郁的民俗氣息。
中元普渡原為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用來祭祀地官、超渡亡靈的節日;而佛教盂蘭盆節普渡僧眾,雖然普渡的對象不同,然而佛教信仰傳入中國之後,兩者互相融合,形成佛、道思想一體的中元節,供奉祭祀對象的範圍,從佛僧、地官、祭祀祖先,擴大到超渡亡靈,所以中元節不僅具有「孝思」的宣揚作用,還有「博愛」的精神。依照佛家的說法,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教徒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